七十年代末,彆說一個小姑娘,就是老爺們出遠門,也不是一件簡單事情。
再加上這會兒私有經濟剛放開。
必須得提前做好萬全準備!
也就在去年,1978年,咱們開始實行改開政策,逐漸放寬了對私人經濟的限製。
而在倆月前,剛頒布了個體工商戶條例,允許個人注冊為個體工商戶,可以在指定的市場和地點,進行商業活動?。
這一政策,為私人商業活動提供了法律基礎,激發了大量的人申請個體工商戶。
陳茜這妮子,還是挺有市場意識的。
想到陳茜說已經租好了門麵,李墨提出過去看看位置,電影也顧不上看了,當下開著車,來到門麵這邊。
曆下區,再過二十年,這裡會出現一個大學城,不過這會兒,這片地界還隻是居民區。
很有年代感的平房排列的錯落有致,還有幾棟當年霓虹國修建的小樓。
陳茜租賃的門麵,是在一條街最頭上。
距離不遠有個國有酒廠,規模不大。
廠子大門一側掛著的牌匾上,寫著‘泉城酒廠’四個大字,大概率又是即將淹沒在新政策開放,帶來的曆史洪流中的‘犧牲品’。
不得不說,這小妮子眼光還是不錯的。
開門店做買賣,門麵房首選就是街首。
而且這幢三層小樓,據說是當初一大戶人家的私產,後來隨著光頭戰敗跑路,這一大戶人家怕被清算,也跟著一起去了蛙灣。
之後,小樓先是被充公,當做某部門的辦公用樓,又劃撥給了酒廠當做辦公樓用。
隨著酒廠賺了錢,自己在廠裡修建了樓房,小樓就漸漸閒置了下來。
1977年,酒廠職工數量增多,居住環境日益緊張,廠方就把主意打到了小樓上,打算修繕一下,分給職工居住。
可據說這裡邊牽扯到的利益有些複雜,商用樓改民用難度很大,一拖再拖。
最後反倒是被半路殺出來的陳茜撿了個便宜,把一樓臨街最大的兩個門麵,以年租金九百元的價格租了下來……
“陳茜同誌,不得不說,你眼光還是非常好的,這地方開一家成衣店,隻要不犯傻,想不賺錢都難!”
李墨這個不懂做生意的都看出來,店麵位置非常好,加上現在泉城還沒有幾個競爭對手,成衣店隻要開起來,絕對大有可為。
“那必須的!”
受到誇獎,小妮子嘚瑟起來,叉著腰一臉傲嬌:“為了拿下這裡,我可沒少磨嘴皮子,好歹是拿下了……對了老李,你說成衣店要是開起來,我主打女裝呢還是主打男裝?”
這個問題,李墨太有發言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