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
衛宏有些不敢相信的揉了揉自己的眼睛,生怕是自己看錯了,可實際上他很清楚,虛擬屏幕上的實時漁訊是不會出錯:“這麼多?”
隻見!
虛擬屏幕上密密麻麻全是紅點,每一個紅點代表著一條魚,也就是不知道具體是什麼魚類而已。
調整小魚排的航向,朝左側航行,卻發動機動力開到最快。
魚群所在位置是右上方,航行卻是朝反方向,全因魚群正在快速遊動,下網必須是在魚群遊來的方向。
拋下粘網一頭泡沫大浮標,小魚排再繼續加速!
捕魚是一門技術活,可不是隨意把一丟就行,特彆是下粘網,更是一門技術魚,其中還需要用到一些的輔助工具,像削平整竹竿等等,為的就是可以穿粘網,這樣下網的時候,就不需要人工,隻將一頭拋進海裡,隨著船的航行拉動慣性自動下網。
是土辦法,也是技巧。
衛宏就準備充分,一邊盯著粘網看有沒有纏在一起,一邊駕駛著小魚排。
開船下網,同樣也是一門技術活,特彆是發現了魚群,直接將網橫在魚群遊來的前方是不行的,這樣雖然也可以網中不少魚,可想要捕得更多一些,就必須將網下成一個半月彎刀型,就因為魚群前頭部隊撞上網,後方會警覺調整方向遊去。
半月彎刀型下網,能最大化的將魚群捕獲。
兩張粘網400米長,全部放下海裡。
“還有差不多兩公裡左右…”
衛宏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著虛擬屏幕,隻是目測距離,觀察著魚群的動態,實時顯示的強大作用體現出來:“還停下了捕食了,可彆…”
不再猶豫!
小魚排再次開動,這一次繞得更遠更大範圍,開的是半圓形路線,一直繞到魚群的後方,才慢慢的降速。
“咚咚咚…”
“咚咚咚…”
敲打小魚排邊緣的塑料管,發出低沉的聲音。
發動機的聲音極大,卻是在空氣中傳播,在水下嗓音會變小許多,而敲擊卻是不同,因為小魚排本來就貼在海麵,敲擊的低悶聲會通過水下傳播,聲音的穿透力還很強。
趕魚!
果不其然!
敲擊了幾下,魚群受到驚擾,放棄捕食快速遊動。
遊動的方向就是正前方,也是粘網的方向。
有這個的效果,自然是衛宏的功勞,真以為趕魚是隨便趕的麼?大海那麼大,一個趕不好,魚群四散逃開,到處亂竄,一下子走光了,到時候粘網連一網都沒有網中。
所以…趕魚的選位,還有距離都很有講究。
慢慢開動小魚排,時不時敲擊幾下,有時候也會選到小魚排另一邊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