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完一網不久,本來應該休息一下才行,哪怕是發現魚群也不能著急下網,就因為大家夥累得不輕,可他們首次出遠海,其中衛泰和衛勝還是臨時叫過來的,配合不默契,這個時候是不能夜捕的,說白了就是不能夜間下網,因為那樣會使得風險係數成倍成倍增加。
在捕到第一網超過71噸的老鼠魚後,已經在計劃著返程回港。
而回港的時間雖然沒有硬性規定,可最好是能在淩晨五點之前趕回,不然處理魚獲將是一個不小的麻煩。
結合漁船的魚艙情況,以及相關部門的規定。
中型漁船載重最好不要超過30噸,哪怕你的漁船可以裝得下,最好是舍棄掉,因為那樣漁船的吃水太深,會給航行帶來極大的風險,畢竟大海可不是如平地那般,而是波濤洶湧,特彆是風大浪急時,如果船的吃水拉太低,一個大浪過來翻船也是頃刻之間的事。
已經有71噸魚獲,最多再裝22噸左右,還有很大的空間。
然而,一般情況下,為了最大限度的保障航行安全,在遠海,一般人都不會裝到30噸魚獲,最多不會超過25噸,這樣一來可就沒有22噸的空間,隻剩下18噸左右。
而一網下去18噸魚獲,彆人想要捕到可不容易。
千萬不要忘記了。
衛宏可是擁有實時漁訊的人,第一網他隻是小試牛刀而已,爭取一個開門紅,可不代表著這個開門紅就要開得多大,完全可以第二網的時候再爆網,那可就是在開門紅的基礎上來個大驚喜,快樂絕對會翻倍。
大海茫茫!
想找到魚群,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
不知道是遠海的漁業發達,還是好運降臨。
漁宏泰號航行隻有半個小時,就遇到一個大魚群。
“下大網孔拖網。”
衛宏通過對講機傳訊,儘管實時漁訊虛擬屏幕無法顯示是什麼魚類,隻顯示紅點,可並不代表著其他的信息未知,從紅點的大小還是可以判斷出來魚是大不小,這一次顯示的紅點就相對比較大,絕對是屬於比較大的魚類:“注意安全…我要大角度調整航向了。”
“明白!”
衛二叔回複,傳達情況。
漁船甲板上重新忙碌起來,隻是所有人在忙碌的同時,也騰出一隻手抓緊周遭的東西,以免漁船大轉向給甩出去掉海裡。
這一次沒有玩海上大漂移,轉角沒那麼大,也隻一會就重新回正航向。
平穩下來,可以雙手作業,速度快上不少。
有第一次下網的經驗,第二次可熟練許多。
如果有去計時的話,就會發現,整個下網過程比第一次下網節省了十幾分鐘之多。
下網拖行一段。
拖行的時間延長,全網下海拖行有二十多分鐘之久,要是從拖網開始下水計起,絕對超過半個小時。
傍晚五點三十五分!
“開始收網!”
衛宏見魚群入網,果斷下達指令,可也有後續的下一步指令要下達。
……
喜歡漁民:從打撈間諜裝置開始請大家收藏:漁民:從打撈間諜裝置開始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