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吱吱吱…”
“衛19呼叫,衛19呼叫…”
“收到,請講!”
“已經代替小船,重複,已經代替小船!”
“收到!”
衛宏清楚,這個時候用望遠鏡無效,就因為距離太遠,儘管沒有達到30公裡,可也有二十多公裡的距離,保持航速,拿起對講機開始詢問:“圍網的長度怎麼樣?”
“還有3公裡左右。”
衛二叔第一時間回複,現在早就已經鳥槍換大炮,以前的時候什麼網都隻能根據參照物或是預估的方式來,現在不需要,像這張長達30公裡的圍網,每1公裡都有一個標誌,看這些標誌可以讓你很清楚的知道剩下多少公裡長度,又放下海裡多少長度:“準備拖行了嗎?”
“不用。”
衛宏選擇拒絕,漁船太大,船島很高,視野更加開闊,可也有利有弊,有一些地方他在駕駛艙內還真沒辦法看到,有一定的死角:“全部放完再拖行。”
“好的!”
衛二叔不再說些什麼,等著放完再說一下就好。
3公裡的長度,還真不多,也就是漁船降速了,不然的話也就那麼幾分鐘之間就會放完,因為漁網是順著漁船的航速速度慣性下放到海裡的。
“圍網全部下放。”衛二叔在全部放下之後,第一時間彙報。
“好,讓船員們遠離,準備開始拖行!”
衛宏並沒有第一時間起速,需要給甲板上船員一些時間,最少遠離和站位需要特彆注意,他也需要通知衛19那邊:“衛18呼叫,衛18呼叫…”
“聽到請講!”
“拖行,雙船彙合!”
衛宏可不會單船來拖行,雖然以漁船的動力沒有任何問題,再重也能拖得動,但比較費事,還不如是兩艘大船一起拖行來彙合,節省時間的同時,也省不少力氣,至於說原因也非常簡單,就是這張圍網太長太長了,兩端拖行是最優解:“注意一下航速,慢速拖行即可,下的是30公裡長度圍網。”
“明白!”
“通知小船撤離!”
“好,我來通知!”
繼續下網作業,現在隻是下網,還不算是下完,最少下圍網,需要圍網兩端彙合交接到一起才算是下完,之後是收緊圍網下方網口,那是在收網。
圍網兩端還沒有交彙呢,不算下完。
兩端拖動,兩艘都是大船,一點都不吃力,畢竟從一開始下網的時候,就稀稀鬆鬆,現在拖動,更像是在調動整張圍網布在海裡的形狀,隨著兩端拖動時間越長,整張圍網將會更像是一個圓形。
事實上也是如此。
在有意的放這張圍網時。
衛宏本來就將漁船控製著走一個圓形路線,下令兩艘船一起拖行的時候,實際上兩艘船員相距的距離並不遠,隻有那麼三五公裡的樣子。
也就是拖行的時候不敢開太快,不然的話不需要多久就能彙合到一處。
十五分鐘後!
雙船眼看著就要交彙到一起。
“準備交接!”
衛宏一直都有注意實時漁訊,關注海裡的情況,一直在下圍網,漁船在航行著,整個魚群的全貌一清二楚,圍網長度限製了不能包圍更大的海域,中途的時候是從魚群中間穿過去,魚群受到驚擾四散而去,可在實時漁訊的虛擬屏幕之下,這個魚群又在不遠處重新聚集:“圍網由衛19來收!”
“泰叔,你過去衛19那邊指揮收網,這邊還繼續下網!”
幾道指令下達,可還遠遠沒有結束,乾脆開啟漁船的廣播係統,這樣更加方便:“準備圓形拖網,注意桅杆情況,還有人員站位…千萬不要被纏到。”
“注意安全!”
“同時,也要注意圓形拖網不要發生纏繞。”
“各單位選擇就近位置抓牢扶緊,接下來漁船會大角度轉向和極高速航行。”
衛宏通過廣播係統,一道道的命令,其中也有他的特彆交代。
安全第一!
捕魚很重要,可安全也非常重要,特彆是在漁船甲板上作業,因為操作失誤導致的安全問題,實屬不應該,而要是因為站位的問題發生意外,就更加不值得了。
隻能說!
漁船越來越大,甲板空間更大不假,可大漁船有很多的設備設施,也不是以前宏泰號能夠相比,更少衛18號漁船上的桅杆可多得多,其中最顯眼的當屬那高高豎起的大桅杆,而有橫向的桅杆,形成一個十字架形。
這是下圓形雙拖網準備的,利用的就是橫向的桅杆來固定圓形拖網,還能夠調整高度,讓圓形拖網入海裡完成拖網捕撈作業。
整個桅杆體係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很複雜。
有一點是無法避免,便是繩索極多,沒有各種繩索也無法實現入海拖網捕撈作業。
繩索一多,便可想而知了,船員一個不小心,站位有問題,會被繩索絆到,摔一跤是輕的,嚴重的會被繩索帶入海中,那才危險,特彆是剛下網之時,那些繩索會不斷的放出長度來滿足下網作業,而繩索當然是從漁船上放出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