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
衛順並不傻,大堂哥一下子要回籠1個億元的資金,必然有新想法:“是打算再建造多一艘的漁船嗎?”
“對!”
衛宏還是挺欣慰的,這個大堂弟一點都不傻,相反,還非常聰明:“這一次出海什麼情況一清二楚,有很多問題在沒有出海之前沒有發覺,出海之後才清楚,雖然現在也沒有問題,但有時候用衛19收網還是有諸多的不便,假如有兩艘純粹的漁船,那麼就方便許多了。”
“就拿下圍網來說,速度可以更快是必然的,不需要多說,最重要的還是整個收網上魚的速度會加速,三艘船靠過去,反正下的是圍網,空間足夠大,有的是空間可以三艘船一起上魚。”
“哪怕是不行,也可以兩艘船一起收,速度更快還隻是其一,還有第二個好處,就是有兩條的魚獲自動分揀線,分揀起來會無比的迅速,隻有一條魚獲自動分揀線,先進是先進,可在捕到大量魚獲的情況下,分揀起來的總體速度就太快了,效率被拉下,除了一些魚獲不需要分揀的還好。”
“一旦捕到的魚都要分揀,而且數量還特彆巨大的話,一條魚獲自動分揀線都乾冒煙了,都未必可以分揀好,最重要的還是分揀的速度比上魚的速度慢,也是一個問題。”
衛宏隻挑幾個出來說,還有其他方方麵麵的小問題,都沒有拿出來說。
其實!
他自己也清楚,彆說是兩艘一模一樣的衛18,外加一艘衛19,哪怕是多三五艘的衛18一模一樣的漁船,該有問題的還會有問題。
其他的且不說,就說魚獲自動分揀線吧?
終究是自動分揀線,就算是再先進,也不可能做到速度奇快的程度,總是會慢一點,其中一個傳送帶的流速過快的話,極有可能會使傳感器識彆不到,分揀出來的魚獲就會不精準,那麼要這個自動分揀線又有什麼意義呢?
速度已經注定,多一條可以增加一些效率,多兩條三條效率進一步提高,可無論是增加多少條,依舊還是不夠用,原因也很簡單,擁有更多的漁船數量,捕魚的效率也跟著提升,有更多的魚獲,照樣會拉慢整體的分揀速度。
“再建造一艘…”
衛順也發現不少問題,也清楚這不是多一艘漁船能夠解決,該存在的問題依舊會存在,隻是或多或少會提升整體效率,問題回到原點:“1.35億元,新債舊債!”
“也必須先下訂單。”
衛宏何嘗不知道資金缺口,大量的債務會給自己增加不少的壓力,如果可以的話,他也不希望有資金方麵的壓力,可現實情況卻是不允許:“再快也要兩個月之後,慢的話還是三個月之後,要是黃浦造船廠的訂單多,極有可能是半年之後,乃至十個月之後才可以交付新船。”
“不早一點下訂單,隻會拖慢新船交付的時間,這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這一次出海的收獲巨大,下一次出海不要求像這次一樣,隻需要有一半即可,那麼資金方麵就不會有太大的壓力了,要是運氣好,捕到這次一樣,彆說是再下多一艘船的訂單,下多三艘都問題不大呢。”衛宏很是憧憬,可這樣的憧憬,何嘗不是代表著他有絕對的信心呢?
“……”衛順也知道這是事實,漁船建造是有周期的,特彆是大型漁船,周期更長。
他們的衛18和衛19,之所以可以這麼快速,三個月出頭就交付,還是人家黃浦造船廠給麵子,換成彆人,可沒有這樣的進度。
這麼大噸位的船隻,正常情況下,十個月交付才正常,有可能是一年到一年半之間呢。
並不是造船廠沒有快速建造的能力,而是人家造船廠憑什麼給你快速建造呢?
“行了,先忙吧!”
衛宏擺了擺手,眼下魚市可還沒有真正收市,要是以前縣裡的漁港碼頭,估計這會兒已經差不多了,可現在這邊卻是不行,還有後麵趕過來的幾個大魚販呢,必須要等到他們拿完魚獲之後才能夠收市。
不過這也是最後一波了。
儘管此次出海,返航的時間有大量的時間,所有人都得到充分的時間休息,包括他在內,可在海上無論船隻的噸位有多大,總是無法與陸地上相比。
巴不得儘快忙完,好回家去美美的洗漱一下,要是肚子餓了可以吃點東西,之後鑽進被窩裡睡個好覺。
隨著太陽升起,5月份的南方氣候,可不是一般的高,最少這會兒已經感覺到溫度上升,因為是在魚市裡,到處都是凍魚獲的冰塊,才讓溫度沒有那麼高,要是遠離魚市,溫度可不低,很曬人。
忙裡偷閒結束。
魚市這邊不需要操心,可漁船上的呢?
早有安排,在卸下最後一些魚獲的同時,也要對兩艘船進行徹底的清洗,還有一些使用過的漁網,也要從漁船上吊下來,運出來找東西好好的暴曬一下。
這些工作不難,卻很複雜,非常瑣碎細小,可都必須做好,一點都不能缺少。
也幸好現在的船員很多,不然的話,一個清洗漁船,就是一個龐大的工程了,人少可忙不過來。
先從海裡抽水清洗一遍,接著就是用淡水了,用淡水絕對不能隻衝洗一次,而是兩到三次以上,不然漁船很容易生鏽,即便是用淡水衝洗過幾遍,也隻是減緩生鏽速度而已,該生鏽還是會生鏽,不然為什麼漁船需要時不時做日常養護呢,養護有一個必要環節就有去鏽刷漆的項目。
早有安排人在做。
故而!
當衛宏過來的時候,已經七七八八,這是人手多的好處。
至說魚獲,也剩下不多,看看傳送帶和叉車都在來回跑就知道,已經關停一些傳送帶,叉車的行進速度也變得慢悠悠,要是魚獲還剩下很多,可不敢這麼弄。
“好了,最後一車了!”
衛二叔的嗓子有些沙啞,說太多話的因素,不過當最後一點的魚獲卸下,他還是大鬆一口氣,剛好見到侄子過來,哪怕是嗓子有點痛,還是得開口說話。
……
喜歡漁民:從打撈間諜裝置開始請大家收藏:()漁民:從打撈間諜裝置開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