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是一拉一扯,將網拋入海裡。
然後兩艘漁船開始拖行就可以。
像這種雙船拖網,是需要兩艘船配合的。
更重要的還是,不能將整張拖網拉直,是需要將拖網墜向兩艘漁船的後方,墜向後方讓拖網變成有點像是一個口袋,隻留一個口頭讓魚鑽進去,才達到捕魚的結果。
就是一張長方形的拖網,不這麼做,就算是魚群撞網,最終又能捕到多少呢?
之前的時候,也利用衛19來配合,下過雙船拖網,隻是衛19終究不是專職的漁船,可以做一些輔助的工作不假,卻不夠專業,遠遠沒有現在衛20好使,也沒有衛20這麼便捷。
因為有下過雙船拖網,大多數船員經曆過,是有經驗的,可以省許多事情。
隻是還不夠,因為環境,還有其他因素,是跟以往有很大的不同。
在超近海的海域裡,需要注意深度,要是拖網下太深的話,那可就麻煩了,一拖行起來,就會變成掛底拖網,絕對會很要命,而要是下太淺的話,搞不定這個魚群就有不少的魚從網底鑽過去,沒有拖到,收獲也就可想而知。
那麼控製拖網的深度就很重要了,而是雙船拖網,單方麵的控製絕對不行,必須是雙向,也就是兩艘漁船都要進行調整,才可以控製好拖網的深度。
其次則是這一次碰到的是斑豬魚,個頭比較小,讓拖網墜向漁船的後方,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太遠了不行,太近了也不行,總需要考慮到拖網彆纏到漁船的螺旋槳。
這又是一大技術活,一個沒搞好,後果很嚴重。
“角度大了…”
衛宏一邊操控著衛18,也時刻關注著衛20的情況,發現角度有些大:“回正角度,大概往前走個三分鐘,再調整到87度就好,相當於調整3度!”
“明白。”
衛順有一些不好意思,他剛才確實加大了角色,調大了8度,還保持了好一會,才會偏離有些大:“已經回正,隻是…魚群有在朝內海的方向遊,就…”
調大角度並不是沒有原因,他是個人,不是提線木偶,在有探魚設備,可以看到魚群情況的時候,如今又下了雙船拖網,自然是希望可以將拖網儘可能的罩住魚群的大部份,這樣拖中的魚才會更多一些。
“已經足夠了。”
衛宏何嘗不知道自家堂弟的小心思,換成是他也會這麼做,隻不過他考慮的較為長遠,也有完整的計劃:“彆忘記了是一前一後,等魚群將近撞網的時候,你再大角度調整也不遲,這麼大一個魚群,一張雙船拖網,又能夠捕到多少,彆說是捕到這個魚群的百分之五十,就算是三分之一都未必能夠捕到,隻有保持在中間地帶,才有最大的保障。”
“這是一張小網孔拖網。”衛宏有些惱火,又有一些感到好笑,實在是這點小心思換成他也有,隻是沒有顧全大局。
“知道了!”
衛順也挺尷尬,經堂哥這麼一提醒,他方才意識到自己的這麼一個小舉動,極有可能造成很嚴重的後果,可彆等下一網拖過去,沒有拖到多少魚,那損失可就大了。
這可是一個大魚群。
如果整個魚群都捕到手,絕對是數千噸級彆。
想捕到更多一些可能理解,就怕反倒會壞事。
二分之一不敢追求,要是操作得當,有個三分之一就已經謝天謝地,因為大魚群的基數之下,三分之一搞不好也是上千噸級彆。
隻是要捕到上千噸還是有些夠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