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知道下單船雙拖了。”
衛順顯得很不滿意,也是抱怨一下,聽其說話的口吻就清楚,全程樂嗬嗬:“這樣可以捕更多一點。”
“……”衛宏聽到對講機傳來自家堂弟的這一番話,都懶得去回,可實在是有一些忍不住:“你倒是下個單船雙拖試試,深度太低捕不到,深度太深,掛底了怎麼辦?”
真以為他不想實現利益最大化麼?
在超近海遇上這麼一個魚群,而且還是價格比較貴的斑豬魚,能夠捕多一點是一點。
哪怕多個1噸,價值也是過萬元。
可他不敢,也不能下單船雙拖,下這種雙船拖網都小心翼翼,再下單船雙拖網,一旦掛底,能夠將詭杆硬生生的扯斷,任由詭杆采用最強度的鋼材也頂不住。
就算是不會被扯斷,也會致使漁船大角度不受控製的轉向,妥妥的安全事故。
“吱吱吱…”
“索圈已經套上,可以交接了。”衛安也用對講機,隨著兩艘漁船交彙一起,拉近一定距離的時候,第一時間把纜繩鎖上。
“由衛18來起網。”
衛宏懶得再理想衛順,距離比較近,對講機頻道有信號,兩艘漁船都可以通過對講機來通話,所有人都能聽得清楚,眼下還要儘快起網,儘可能讓更少量的魚逃出去。
漁船自然是降速,應該說還沒有交彙到一起,隻拉近兩者之間的間距之時,就已經降到很低的航速。
還是為了安全。
如今進行交接,也並不難,隻是將衛20的兩端纜繩重新交過到衛18這邊即可,再往上拉一些,直到四端網頭被拉上來,再進一步套圈收緊網口,便可以發力快速拉網了。
漁船的後甲板,尾船的位置是經過特殊設計的。
開了一個口子。
這個口子就是為了收緊網口而設計。
最終的拉網,也會讓網頭通過這個船尾口子,而當四端網頭被拉上漁船的時候,為什麼要套上一個纜繩圈,意義就在這裡。
畢竟下網的時候可沒有通過船尾這個口子,你不給套上一個纜繩圈,也無法換到船尾口子裡去,更沒有辦法發力。
那麼長一張多,裡頭也拖中那麼多魚,無法集中一點發力往上拉網,還真有些拉不起。
集中一點可以發力,特彆還是絞車與滾輪機一起用上之時,效率拉滿。
這些操作流程,根本就不需要衛宏去指揮,由船老大指揮即可,而且船老大也隻需要兼顧各方,根本不需要手把手去教船員們怎麼操作,因為老船員早就熟悉流程,知道什麼時候該怎麼操作。
關鍵的操作步驟。
新船員不會插手,也不允許他們插手,都在一邊看著,這也是一個學習過程,先看,之後有機會也會讓他們實踐一下,然後才是熟悉每一個步驟的操作,從而變成一個經驗豐富的老船員。
“已經可以了!”衛安看著起網的情況,見差不多,馬上通報。
“好的,我馬上停船。”
衛宏第一時間降低油門,也換了一個檔位,至於說關閉發動機組,萬萬不可取。
要是直接關閉發動機組,漁船上的那些機械就罷工停止作業了。
自然也就無法收網了。
不再提供前行的動工。
不需要再去管駕駛艙,下到甲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