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嘴!”
“是赤嘴不假了。”
“太好認了,就是赤嘴。”
“我就說嘛,這裡是南澳島海域,這裡的赤嘴可是出了名的,隻是這些年已經很少有人捕到,就算有捕到也不多,更多是釣到的,因為數量太少了。”
“好家夥…你們看那條,對,就是那條,還在蹦著的那條,可不少,感覺少說也得有50斤以上吧,都有一米多長呢。”
“一米多長,沒有那麼重,一米二左右的樣子,估計最多也就是30來斤,要達到50斤,少說也得有一米五左右才行。”
“管他多重呢,隻要不是太小的赤嘴,價格都貴,還是純野生的,要是養殖的話都不便宜呢,這還是純野生的,本身就貴,更何況它的魚鰾更貴。”
“嘿嘿…要是能夠捕到一條上百斤的,那可就發大財了,一條魚少說也得有大幾十萬元吧?”
“大幾十萬元?你逗我嗎?一百來斤一條,它的魚鰾最少也得有個一斤以上吧,要是比較大的長到兩斤也不是沒有,曬乾的話,不要太乾,魚膠淨重也得有個一斤出頭,也就是沒有年份,不然的話,一個魚膠都能賣上百萬元了,新鮮曬製成的魚膠,也得80萬一個,最少是這個價,低於這個價想要買走,想屁吃呢。”
“我說大家夥,關注點歪了呀,重要的難道不是這一網看上去捕到不少嗎?現在都可以看到魚了,海裡麵可是泡著圍網,還有一定長度呢。”
“現在就能看到魚,好像真的不少呀!”
“再怎麼說也得有個上百噸吧?”
“上百噸肯定有,不過要超過200噸的話,就夠嗆了。”
“反正發財了就對了,純野生的魚肉本來就值錢,更彆說還有魚膠呢?”
“嘿嘿…有一些人喜歡整條買走呢。”
“讓那些人那裡涼快那裡呆著去,整條買走開盲盒,肯定不可能給高價,還不如自己開魚呢,再怎麼弄,哪怕是裡頭的魚鰾小一點,費點勁曬出來,絕對有賺無賠,這種好事那些人想得倒美。”
“就是,整魚不賣,隻賣不帶魚鰾的,自己開魚。”
一下子全都討論開了。
赤嘴鰵魚!
並不少見,應該說他們在菜市場的魚攤上經常能夠見到,隻是見到的那些他們都清楚,全是人工養殖,純野生的根本不可能見到,因為不可能流入到普通的市場裡,一旦上岸全都被人給高價買走。
“直接開魚,就在漁船上開了。”
衛宏沒有參與船員們的討論,可他卻是借機說出他的決定:“安叔,你安排人來開魚,開赤嘴魚有講究,一般人很容易開出問題,儘可能的保持魚鰾的完整性,最好是開出來不要漏氣,這樣整個魚鰾凍起來等返航後回岸再處理會好一點。”
“對了,開魚隻取魚鰾,魚肚裡其他的都不要動,全都留在魚肚裡,到時候當魚肉賣。”
“準備一些碎冰,開完魚直接上冰,我會呼叫一下衛19那邊,想來也快趕到了,讓那邊做一些塑料袋,真空打包起來再凍,更好保鮮。”
衛宏將自己的決定都說出來,這樣船員們更好處理一些。
其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