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大誌站出來說話。
說的是自己的想法,可何嘗不是其他船員的想法呢?
真想說起來的話,在大漁船上工作,誰都想要遠航,儘管知道遠航會很辛苦,特彆是在海上呆的時間越長,就會越發的躁動,但就是忍不住想要遠航,到更遠的海域去看看。
大概也隻有經常遠航,也就是在遠洋漁船工作的船員,才會很厭倦遠航的日子吧。
這方麵還真跟那些從來沒有出過國的人,一直想要出國,走出去看一看,也隻有一些在國外呆久的人,才會想著還是國內好,忍不住回國,厭倦的國外的生活。
漁民也是如此,真正的遠航,也是一次出國之旅嘛。
遠航計劃真正敲定下來,時間也定好,例是這一次回返航之後,會休息長一些的時間,之後沒有意外便開啟遠航印度洋計劃。
事情敲定下來,接下來的事情就變得極為簡單。
這一次出海計劃可遠遠沒有結束。
還會往東海海域的遠海而去,也就是不會從東海跨越到太平洋海域而已。
論收獲,已經足夠了,價值3億元的魚獲,沒有什麼不滿足的,雖然沒有打破過往的記錄,也屬於偏高收入了,而且這一次還沒有返航,依舊會尋找魚群下網捕魚,誰也不知道接下來是否有大收獲,即便是沒有大收獲,隻要下網,能夠捕到魚,便能在3億元的基礎上捕到更多。
這已經足夠。
夜航開始,夜班也開始。
船員們換班,船長也換班。
在有價值3億元魚獲保底之下,接下來下網捕魚隨意許多。
衛宏就是這樣,放在以前的話,一般的魚群都不會下網,魚的種類,價值不高,不成規模的話不會下網。
但凡是大型魚群,哪怕是價格不高也會下網,反著過來,價格高的魚類,要是魚群的規模小一些,也會下網。
也不知道是運氣被用光的還是什麼。
魚群倒是遇到許多,隻是高價的魚群並沒有。
整個夜間,下了兩次網,衛18和衛20兩艘漁船則是下了三網,一次是兩艘漁船單獨下網作業,下的是單船單拖網,還有一次則是兩艘船彙合,下了一次的雙船拖網。
收獲也還可以。
三網有1600多噸的魚獲,其中雙船拖網捕到1100多噸,單船拖網的話捕到四百多噸。
捕到的是兩種魚類,一種是龍舌魚,也就是龍利魚,在禁漁期結束之後,這種魚的價格已經不高,但也不低,走量大批發的話可以賣到均價10元左右。
另一種則是金線魚,也有人叫金絲魚。
前者有1100多噸,後者有490噸的樣子。
預估的價值分彆是2300多萬元以及1750多萬元的樣子,合則超過4000萬元。
如此一來。
此次出海的總收獲已經推高至將近3.5億元之巨。
新的一天到來。
漁船上要重新換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