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類:眼鏡魚!】
【評價:肉質鮮嫩,口味一般…非保護魚類!】
眼鏡魚
衛宏通過實時漁訊,已經知道這是一個什麼魚群。
學名眼鏡魚。
各地的叫法不同,他們叫斧頭魚,也有人叫刀鯧魚,或是肉鯧魚。
已經不是第一次捕到。
價格令他有一些失望,因為真的不高,隻能算是低價偏高,以現在的行情,每斤走量大批發的話大概也就是12元左右,絕對賣不到13元每斤,因為零售價也差不多是十三四塊錢的樣子,想要賣到十五塊錢的零售價,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沿海地區的價格就是如此。
如果是內陸城市,那麼價格有可能會高出許多,比如說一些內陸城市,每斤的零售價都賣到超過20元。
還是地區價格差異化的問題,而有這麼大的差異也不是沒有原因,主要是內陸城市的人,吃海魚的話,一般都喜歡吃魚骨比較少的,魚骨比較多,肉較少的魚,不怎麼喜歡吃。
反之,沿海城市地區的人,有一些魚骨比較多的魚,依舊很暢銷,就因為有很多人喜歡吃,導致價格較高。
可拿到內陸城市裡去,可能這些人賣三五塊錢都沒有人要。
大魚與魚骨較少。
這兩大特點,內陸城市比較喜歡,從而價格有可能比沿海城市地區要高出許多,可也不是絕對,還是要看是什麼魚。
不管是怎麼樣,船隊已經消沉了兩天,嚴重打擊到船員們的積極性。
還是要下網捕一捕,有一次下網大收獲,可以重振船員們的積極性。
哪怕沒有這方麵的因素,也會選擇下網,就因為這個魚群太大,而且魚群慢悠悠,沒有太大的變動,下網可以儘可能捕到這個魚群較多的魚,還有什麼好說的呢?
魚群規模符合要求,那便下網,至於說價格偏低,捕上來也值錢不是嗎?
衛18與衛20各自下圍網,下的兩張網互相配合,可以看作是一張網,走位是一個愛心形。
不是第一次下網,一切輕車熟路。
中途也異常順利,也就是花費的時間比較長。
晚上十一點出頭下網,然後就是收網,再到上魚。
上完魚,時間都已經是清晨。
有因為兩艘漁船各自下圍網的原因,可更多的還是各自下圍網的同時,也是互相配合,這中間就花費更多的時間,之後收網的話,也需要特彆小心,終究是夜捕嘛,又多出來不少時間。
可以說所有的步驟都花費比平時更多的時間,這才等到清晨才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