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網上魚。
第二張圍網30公裡長度,都耗費很長的時間,可想而知這第一張圍網長度達到50公裡,還需要兩艘主力漁船來收,速度更慢。
回收圍網的速度慢,上魚的速度更慢。
因為圍中的魚太多了。
時至淩晨。
圍網才堪堪收縮一定的範圍,網上方收回的長度連20公裡都不到,等同於泡在海裡的圍網還有超過30公裡的長度,可這個時候卻是已經下吊籠,開始上魚了。
還是因為圍中的魚太多,在將網上方收回十幾公裡長度的時候,就已經可以看到魚在圍網裡遊動,肉眼可見的那種,這個時候下吊籠上魚是正常操作。
不僅僅是開始下吊籠上魚,連抽魚器都下去,雙管齊下大肆上魚。
當然了。
隨著開始上魚,甲板忙活成一團是必然,圍網也在不斷的收回。
進一步收縮包圍圈,收網加速上魚兩不誤。
隻有收縮魚的生存空間,吊籠和抽魚器上魚效率才會更高嘛。
“注意一下腳步,小心著點。”
衛安也幫忙,乾著跟普通船員一樣的活,也需要統籌全局,腰間對講機不離手:“魚艙下麵的注意一下,雖然海鰱魚不分揀,可彆的魚見到的也要分揀一下,這一次下的是大圍網,總會捕上來一些其他的魚,見到的都給挑出來,彆混在裡頭了。”
“那些雜魚,有些更加值錢呢,彆混進去到時賣跟海鰱一個價格,雖然隻有一點點沒關係,到岸上從冷藏區拉出來賣掉也可以再分揀一下,可能夠在漁船上將這些活給乾了,也是給岸上省事。”
衛安後麵的話全部是用對講機說的,對講機的頻道早就聯通著魚艙裡邊,他說的話整個魚艙的船員都能聽到。
一部對講機不夠,就兩部乃至是三部。
在乾活的船員也不需要對講機不離身,直接將對講機的音量調到最大,找個位置放起來即可。
這種情況下,沒有得到回應,也不需要回應,聽到了按照船老大所說的做就行。
“甲板上的,也注意一下,彆的魚挑出來,還有…腳步注意安全的同時,也挑下腳的地方,彆踩到魚了。”
衛安有些沒辦法,魚太多了,也是前後甲板作業,前後甲板都用吊籠上魚,而每一次下吊籠上魚都是滿籠,一傾倒下甲板,甲板滿滿都是魚,船員們乾活又要走動,無法避免踩到魚:“儘量小心一點吧,海鰱魚容易掉鱗,掉鱗的品相很不好看,價格更低。”
“……”
“……”
還是沒有回應,大家夥都認真又賣力乾著活呢。
而且也不是強製要求,要是強製要求的話,有些強人所難了,畢竟情況就是這麼個情況,無法避免的事情,隻能是儘可能小心一些。
沒有人說話,氣氛有些沉悶。
還是為了效率,少說話多做事,也是因為捕到太多魚所致,要是一邊聊天一邊乾活,會拉慢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