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
“明白。”
衛19與衛20都給予回複。
接下來也就沒有什麼事情。
全力尋找帝王蟹。
白令海域是帝王蟹的棲息地,從來不缺少帝王蟹,可有多有少。
有獨居有群居。
獨居的沒有任何投放捕蟹籠的價值,他們要找的是群居帝王蟹投入蟹籠,這個一籠才可以捕到更多。
要是一籠投入回去,隻捕到一兩隻,乃至是三五隻,個頭再小一點,又有什麼價值呢?
投入與回報不成正比。
投放捕蟹籠和收回捕蟹籠,需要時間和精力,也有不少成本呢,單就是漁船每時每刻都在消耗油料,就是成本。
在有條件的情況下,一個捕蟹籠投入下去,不說捕到爆籠,再怎麼說一籠捕個十幾隻也要有的吧,最好還是捕到二三十隻,到時候再將一些個頭小一些的放回海裡,保留下來的帝王蟹可以有個十幾隻,那樣投入與回報才勉強算是正比。
專業的捕蟹籠。
條件有限,他們隻能是試探性的投放捕蟹籠,隻投放幾個,然後很快說收回來,看看捕蟹籠裡有沒有捕到帝王蟹,要是有捕到,代表著周遭一帶的海域有帝王蟹,就會選擇密集投入大量捕蟹籠。
反之,要是試探性的投放幾個,收回來的時候一隻帝王蟹都沒有,代表著周遭海域沒有帝王蟹,就會換另一處海域再重複試探性投放捕蟹籠,一直尋找到有帝王蟹棲息的海域。
這裡頭有結合經驗豐富船老大的判斷,再有就是探魚設備,隻是對於探魚設備在白令海域的作用相當有限,隻能作為參考,還沒有經驗豐富船老大的判斷靠譜呢。
除此之外。
還有另一種情況,便是專業的捕蟹船試探性投放幾個捕蟹籠之後收回,捕到的帝王蟹數量很少,捕蟹船再進行判斷,要是數量不多的話,代表著周遭海域棲息的帝王蟹數量不多,也會換另一處海域。
挑選密集投放捕蟹籠的都是要周遭海域帝王蟹數量比較多的,不然不會捕,就因為需要計算得失和回報是否正比。
由衛宏帶領的船隊不同。
探魚設備是不那麼靠譜不假,可他有實時漁訊。
海底是什麼情況,他一清二楚。
船隊在拉網式航行,就算是開足了馬力,航行並不快,哪怕是白天風浪也不小,航行起來有些吃力,航速就是最好的說明,推滿油門的情況下,也隻發揮到21節左右,有時候一個海浪過來,航速還會急速下降,剩下十多節。
早有心理準備之下,並不意外。
再怎麼搖晃不斷,起伏不停,也不能製止他們尋找帝王蟹群所在。
【魚類:帝王蟹!】
【評價:肉質細膩,口感佳,營養含量足…非保護魚類!】
實時漁訊給出分析結果。
衛宏隨著也放大畫麵,放到最大的那一種,還調轉角度,就想要用4d模式來看看情況。
不斷的調轉角度,可以看更清楚一些,主要看的還是抓取到的這一隻帝王蟹的個頭,無法進行測量,但可以通過觀察其蟹腿來做出有效判斷。
如果蟹腿較長,便可以斷定這隻帝王蟹的個頭不小。
帝王蟹最大的蟹腿,長的話可以達到將近2米,其蟹殼的長度大的更可以達到30厘米。
要是伸展開的話,其籠罩範圍,整體的體型將是多麼龐大?
“呼叫衛19…”
“呼叫衛20…”
衛宏分開呼叫,卻是在同一個電台頻道上。
“衛19收到!”
“衛20收到!”
“調整一下航向。”
衛宏得到回應後,通訊還算清晰,不需要他重複兩遍:“左舵85度,調整5度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