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家夥坐在一起,這一輪的融資也已經進行過不短的時間,咱們還不如乾脆一點。”
“戰略入局百分之十五,那麼領投方麵呢?我個人可以接受讓出百分之三十,也就是總量可以達到百分之四十五。”
“不過這需要深南市國資和市國資兩方的同意,這隻是我的提議。”
衛宏強行改變談判節奏,放了一個大衛顆,也是一枚重磅炸彈。
在這個時候提出來,沒給任何人一點反應的時間,有些不應該,可談判需要變量,他就是在增加變量。
壓縮戰略入局的持股,從百分之二十壓縮掉百分之五,可讓出的總持股量放大多百分之五。
百分之五的股份,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之前談的時候,都是圍繞百分之四十來談,要說華遠海運集團方麵是否想要持有更多的股份呢?
答案是肯定的。
便是有,還是多多益善的那種,因為總持股量代表著對這個碼頭項目的掌控權,百分之四十雖然很高,可如果達到百分之四十五,無論怎麼計算,還有背後的ab股製度涉及到的投票權等等,都會讓他們的權重增高。
沒有理由拒絕。
亦或者說是一個巨大的驚喜。
可這樣就讓市國資和深南市國資有些難辦了,突然來這麼一下,會讓他們的持股被稀釋,再有就是最終他們需要跟投進來更多的錢才行,儘管到衛宏個人持股上,也是如此,保持上限為50億元的跟投資金,可持股量卻會被大大的減少。
損人不利己。
好像最終受益的隻有華遠海運集團。
可真的是最終受益者嗎?
如果真要說有一個受益者的話,那麼就隻有一個,不是所有人,而是碼頭項目的本身,因為這個一來,碼頭項目的發展可以得到更多的資金來發展建設。
壓縮掉戰略入局多百分之五股份,給華遠海運集團更多的持股量,到百分之四十五的比例,就有百分之三十需要他們掏錢。
那可是真金白銀的掏錢。
按照2800億元的估值,百分之三十需要他們投入的資金可不是一個小數目。
高達840億元之巨。
而市國資和深南市國資呢?他們也好不到那裡去,在無法避免被稀釋股份以外,還需要跟投更多的資金進來,不然的話,給華遠海運集團的百分之四十五股份,就需要從他們手裡摳出來更多的持股。
都要加大跟投資金才行。
如此一來。
不就是碼頭項目本身可用資金量多了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