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船隊是在海外麵,想要叫人來幫忙還不現實。
在閘口的話,完全沒有問題,因為本來就在岸邊。
重要的還是時間不錯,下午四點出頭,這個時候基本上沒有什麼事情做,真要說有事做的話也是稍晚一些家庭主婦要做晚飯,但幫一下忙,晚一點再去做飯也沒多大關係,人手多的情況下,也不需要忙太久。
事實上也是如此。
隨著魚群完全進入到閘口的河流之中。
衛18與衛20配合,拉開一長的單拖網,將整個出海口封鎖住,還將網中央部份附向海外麵,這樣一來,在河流裡麵趕魚,魚有更大的空間可以跑,不至於使魚堵在出海口的位置,不太好收網。
閘口到出海口的距離不遠,更重要的還是出海口裡頭屬於河流,水很淺,大噸位的漁船不能開進去,一旦開進去就會擱淺,雖然也不至於說一進入就擱淺,但絕對不能進入其中超過十米,超過十米必將擱淺。
處於岸邊,水很淺也是相對而言,出海口也是泄洪口,在加了一道水閘之後,可特彆挖深,要不然的話,碰到大暴雨天氣,降水量驚人的情況下,開閘放水,將河流的淡水排到海裡,一旦出海口不深,極有可能會衝垮堤壩,可不是鬨著玩的事情。
也正是因為當年修建這道閘口的時候,特彆挖深了出海口的位置,如若不然,以衛20和衛18的噸位,都沒有辦法太靠近出海口兩端的堤壩呢,就沒有拉網封鎖整個出海口的說法了。
乾脆利落。
三艘小船,外加兩艘小魚排,帶著驚魚器在河流內部將魚群往出海口的方向趕。
漁船駕駛艙則是緊盯著探魚設備反饋,看看河流裡的魚群情況,是否被趕出來,漏網之魚有多少?
“基本上沒有多少了。”
衛勝負責在衛19上麵,探魚設備比較先進,對全局把控更清晰:“有不少漏網之魚,可已經七七八八了,我感覺沒有必要再趕多一次了。”
“好的。”
衛宏其實比衛勝更了解情況,因為他用的是實時漁訊,河流裡頭是什麼情況都可以用肉眼看得清楚:“收網!”
“明白,收網!”衛令接收指令。
開始收網。
極為簡單,兩艘漁船都不需要開動,用小船拉著纜繩到另一艘主力漁船上,然後隻用一艘主力漁船來收這張網。
收網的是衛20!
就因為其更靠近衛家村的一方,在那邊收網又上魚,方便行事。
衛20甲板上的機械開動,迅速收網。
沒有那麼多的講究,本來就不是一個很大的魚群,單拖網的長度也沒有太長,有一大截可以收,開到最高檔次,用最快的時間收緊這張網,等收緊,後麵也不需要特彆注意,整網往漁船上拉即可。
速度極快。
下午五點十八分的時候,收網就來到尾聲。
“是海鱸!”
衛二叔就在衛20的甲板上,第一時間確認捕到是什麼魚類:“也就是數量少了一點,並不多,不過這一網…夠值錢的了。”
“一百來噸的樣子。”衛二叔還特彆補充一下自己預估的重量。
“好。”
衛宏並不意外,他早就知道是一個海鱸魚群,平靜無波:“接下來交給二嬸他們,另外…各家各戶拿兩條回去嘗嘗鮮。”
“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