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麵上是要記下兩大魚商的人情。
不能理所當然的接受。
實際上是在點出做人處事的道理。
這些衛宏其實一清二楚,他的為人處事,也有自己的一套,更有他的原則,這與他在部隊裡學到的,以及從小到大生長的環境有關。
出生在一個三觀很正的家庭,成長在這麼一個家庭裡,隻要不行差踏錯,就歪不了。
更何況,他還進入到部隊這個大熔爐裡服役呢,又怎麼可能會長歪呢。
隻不過嘛。
就算是這樣,也極有可能。
畢竟,說要學好需要一輩子,可要學壞,有時候隻需要一瞬間布局,並不是沒有道理。
特彆是現在,絕對是個巨富,整個身家也頗豐,年齡嘛,又擺在那裡,極為年輕。
一般人還真守不住,一個發飄,老子天下無敵的風氣極有可能誕生,帶來的後果可比想象中的要嚴重。
還是能不能守住,其實也就是自己的心態問題,可千萬不能出現問題,一出現問題,要學壞,其實真的隻需要一瞬間布局。
說有錢就學壞。
又不是隻說說布局,而是有著很多個血淋淋的例子,現在的社會這種例子時刻都在發生著呢。
飄是不可能的事情。
衛宏的心態穩得很。
叔侄兩人也是閒聊幾句,距離也不遠,車子很快就回到衛家村。
接下來有不少的事情需要做呢。
給孫仁與秦程兩大魚商打個電話,先說借魚獲運輸船的事情,有必要先將這件事情給落實了。
也沒有意外,一一打過電話後,兩大魚商連思考一秒都沒有就直接答應,對於他們而言,影響不小不假,可也不是多大後件事情,做生意的人,腦子都比較活絡,根本不需要多說一些什麼,張口就是要借三艘的魚獲運輸船,表麵上的運載量達到1.8萬噸之巨,不是隻借一艘,而是一口氣將三艘全部借走。
可想而知,這是要大乾一場。
這麼好的事情,他們怎麼可能會拒絕呢?
腦子活,瞬間就聯想更多,哪怕是沒有去聯想到自身的利益問題,交情擺在那裡,隻要是能夠抽出來,他們也會借。
而且無論是孫仁還是秦程,也是在瞬間就想到,衛宏打電話過來張口就是借三艘,絕對不止是自身的三艘那麼簡單,會找自己的老夥計也借,因為兩人各自有三艘同等噸位的魚獲運輸船。
等同於衛宏張口借的是6艘,明麵上的運載量達到3.6萬噸之巨。
極限的運載量的話,絕對會超過4萬噸,看捕到的是什麼魚,有很多魚是可以裝到4萬噸多的。
這樣還不是要大乾一場?
他們並不是傻子。
種種因素結合,得出結論,怎麼可能不借呢?
至於說借出去之後,會給自己帶來一些難題和麻煩,那都不是事,從彆的方麵想辦法來解決就是了。
他們的運輸,從來不是三艘魚獲運輸船的海運那麼簡單,還有陸運呢?
調集陸地的運輸線,也就是冷鏈邊,調多幾輛過來,實在不行就找冷鏈公司合作,掏一些錢的事,就能夠解決他們的運輸問題,成本是上升了不假,可也不至於他們虧損,隻是賺少一些錢布局,可等到衛宏出海大乾一場後,他們可以拿到更多的魚獲,現在多付出的錢,不僅可以全額賺回來,還可以翻不知道幾倍賺回來呢。
有時候,目光要長遠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