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消費並不意味著放鬆對品質的追求,現階段的消費者本質上是希望花最少的錢,享受不錯的品質。
今年以來,“難”已經變成餐飲人口中的車軲轆話術。
不可否認,價格戰越打越烈,利潤越來越薄,旺季不旺,淡季更慘……餐飲業正麵臨著巨大考驗。門店生意的增長,變得越來越難;行業的發展與創新,亦變得越來越難。
但,這並非全部。在觀察了新茶飲、烘焙、火鍋、快餐……各個領域,以及一些頭部品牌今年的重大動作後,我們發現,在當下,餐飲市場仍然醞釀出了一些新的走勢和機會。
01
品質“升級”才是終極大比拚
大環境的變化,已悄然改變了人們的消費觀。
消費愈加理性的今天,低價成為吸引消費者進店、增加品牌粘性的關鍵因素,這也是為什麼今年以來,幾乎每個餐飲品牌都開始大打“價格牌”的關鍵。
價格固然重要,卻絕非影響消費決策的唯一因素。如果深挖消費的底層需求,可以看到,消費者在麵對過度同質化,不能在功能上提供足夠差異的標品時,才會熱衷於比價。
任何時候,人們對高品質食物的追求始終不變,那些能提供顯著價值,滿足消費者對差異化、質價比需求的產品依然是吸引消費,乃至複購的關鍵。
中醫館的酸梅湯、姨媽熱飲、養生奶茶、中藥麵包、鮮切牛肉……這些在市場上頻頻冒頭的單品,之所以能流行,皆是這麼個道理。
品牌層麵也已經深刻認識到,當前麵臨的挑戰並非單純通過降價就能迎刃而解。洞察到消費者對高價值產品的需求,一批餐飲品牌已經開始有所行動。
喜茶、霸王茶姬等新茶飲品牌紛紛強調起“真奶、真茶”,並且掀起了一場奶底升級的新“風暴”;
袁記雲餃在全國3000多家門店推出中式輕食鮮餃“魔芋燕麥鮮餃係列”,以高蛋白、輕脂肪的雞胸肉入餡,餃子皮則采用燕麥粉、黑全麥粉、魔芋粉代替常規小麥粉,從原料端入手打造低碳輕負擔的產品;
巴奴、左庭右院等火鍋品牌,對主打、特色食材不斷升級,通過打通供應鏈,強化儲存、運輸環節等,實現了肉類食材的“冰鮮”上桌;
和府撈麵、大董開始在麵條、麵點中加入萊茵衣藻粉,強調產品具備更高的營養價值;
巴比饅頭在精選冷鮮去骨前腿肉、新鮮青菜日采日用的基礎上,進一步升級原材料管控、引進先進設備,通過日配鎖鮮體係,讓產品的”鮮”特點更加突出、明顯。
這些頭部餐飲品牌,早已建立起了“品質有保證”的品牌形象,但即便如此,他們依然選擇在保持產品優質的基礎上,進行自我強化、升級。
這也預示著,整個餐飲業接下來可能會掀起一股比拚“品質”的潮流。未來,在滿足大眾消費者的同時,還能夠提供更高品質產品的品牌,才能穩立於潮頭之上。
02
用新鮮原料,和時間賽跑
那麼,問題來了,如何提升產品的品質,為產品賦予更高價值?絕大部分餐飲人能想到的,就是選擇優質的原料、食材。
食材確實是決定產品品質的主要因素,但光有新鮮食材還不夠。實際上,諸如巴奴、大董、巴比饅頭等,都是通過一整套的組合拳,才得以實現了真正的高品質產品。
以巴比饅頭為例,從市場的消費反饋來看,巴比饅頭產品“新鮮、品質、好吃”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一個小小的包子,能做出價值感,巴比饅頭的產品策略具備一定的參考價值。
我們在實際探訪巴比饅頭的整個出品流程後也發現,其品質出品背後,大有講究。
首先,是對包子餡料的原材料進行嚴選、把控。其肉包中所用到的肉類原料,皆選用了去骨的冷鮮前腿肉,脂肪分布均勻,肉質鮮嫩細膩;菜包中要用到的蔬菜,則是從源頭基地直采,堅持日采日用。
從采摘新鮮蔬菜、生豬屠宰配送,到進入中央廚房的生產中心,這一係列動作要在12小時內完成。最大程度上,確保了原料新鮮,這是巴比饅頭包子好吃、新鮮的關鍵。
進入中央廚房後,將食材原料加工成餡料成品,巴比饅頭又采用了多道加工工序,層層嚴格把關。比如,對蔬菜類食材,會進行苛刻的清洗和鎖水工藝處理,還原蔬菜的鮮亮色澤、保持清脆口感;針對肉類食材,則會采用德國進口設備,實現低溫真空滾揉拌餡,保持肉質的鮮嫩,並采用先進的冷卻、包裝設備,對肉餡進行分裝,保留營養口感。
最後,通過冷鏈物流,極速配送,將半成品的餡料新鮮配送至門店,再由門店現包現蒸,端上消費者的餐桌。
從原料的加工到最後呈現給消費者美味的包子,整個過程會在24小時內完成。
至此,巴比饅頭包點產品的整個生產流程才算完成。從上述整個環節過程中,可以看到,巴比饅頭保持產品高品質的關鍵就在於“新鮮原料”以及在出品上的“爭分奪秒”。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