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在小地方,不僅會讓你深陷舒適區,還容易使你受到底層圈子的拉扯。
慢慢你就會變得遲鈍麻木,整個人也會被各種瑣屑人事所消耗。
拘泥於狹小的一方天地,就隻能受困於逼仄的生活。
待在原地不肯走出去的人,最終都會掉進貧窮的深淵,也讓人生隨之墜落。
我有個表姐,高中沒畢業,就在家附近一家服裝廠做針織工。
每天重複著機械工作,既累,工資又低。
沒乾兩個月,她就覺得日子毫無盼頭。
於是她瞞著家裡麵,一個人偷偷坐車到上海找工作。
因為沒學曆,她費了很大力氣,才找到一份在銷售公司端茶遞水的工作。
家裡人知道了,非常反對:這工資和廠裡做工也差不多,大城市生活成本又高,何必呢?
可表姐還是固執地留了下來。
儘管過得辛苦,但她見識了世麵,也找到了生活的希望。
她每天跟著同事學習做銷售,還買了一堆乾貨書籍,報了培訓班。
很快,她轉到銷售崗,一步一步做出了成績。
如今她已做到公司的銷售主管,薪資是在老家的十幾倍。
《天堂電影院》裡有句台詞:在一個地方待久了,你會以為那就是世界的中心。
而當你走出狹隘的天地,人生也就會豁然開朗。
電台主播程一,以前在河南老家做婚慶主持。
老家業務少,根本掙不了幾個錢;平時又跟哥們吃吃喝喝,賺來的錢也很快花了出去。
他不甘心就這麼渾渾噩噩地過下去,後來便去了北京。
在同學介紹下,他進了一家媒體公司。
在那裡,他接觸到了新媒體,學習到很多新知識;
他也認識了不少新朋友,經常與他們交流行業動態、變化,尋找賺錢機會。
半年後,他就創立自己的電台,並做得風生水起。
從老家來到大城市,他也從窮光蛋,一躍成為年入百萬的老板。
作家馬德說,人是環境的動物,改變命運,先要改變環境。
窮人想要翻身,必須先離開那個封閉的小地方。
一條溪流停止不動,就是一潭死水;隻有向更遠處奔湧,才有可能彙聚為大海。
如果你發現眼前的生活沒有起色,不妨打開家門,遠走他鄉。
等你見到更多世麵,認識更多高人,你的人生自然也會有更多的可能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