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逸捏著燙金的請柬,指腹摩挲著上麵“李世民親筆”幾個字,眼神深邃。
宮中雅集,這可是個不容錯過的機會,一個真正讓詩壇認可他的機會,但也必定潛藏著更大的挑戰。
他深吸一口氣,將請柬鄭重地收進袖中。
回到府邸,鄭逸立刻屏退了所有侍從,把自己關進了書房。
他知道,這場雅集對他意義非凡,容不得半點馬虎。
他需要精心準備,將自己最好的狀態展現出來。
書桌上攤開了厚厚的詩集,每一頁都留下了他認真研讀的痕跡。
窗外月光如水,靜靜地灑在書頁上,映照著他專注的神情。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屋內隻聽得見紙張翻動的聲音和鄭逸偶爾低沉的吟誦聲。
三日後,皇宮內,金碧輝煌的宮殿裡,文人雅集如期舉行。
空氣中彌漫著檀香的清幽,輕柔的絲竹聲縈繞耳畔。
衣著華麗的文人墨客們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低聲交談著。
鄭逸的到來,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入了一顆石子,立刻引起了眾人的注意。
他今日穿著一身月白色長袍,腰間係著一條簡單的玉帶,顯得格外清雅脫俗。
他步履從容,神態自若,舉手投足間都散發著一種獨特的魅力。
然而,並非所有人的目光都帶著善意。
一些傳統文人,尤其是以蘇文為首的幾人,看向鄭逸的眼神充滿了質疑和不屑。
他們聚集在一起,竊竊私語,言語間滿是譏諷。
“這鄭逸,詩詞風格如此怪異,也配與我們同席?”蘇文的聲音不大,卻足以讓周圍的人聽到。
鄭逸的目光掃過蘇文,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弧度,眼神中沒有絲毫的畏懼。
他徑直走到眾人麵前,站定,目光堅定地迎視著眾人探究的目光。
周圍的空氣仿佛凝固了一般,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鄭逸身上,等待著他開口。
“諸位,”鄭逸的聲音清朗有力,在宮殿中回蕩,“今日……”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最後落在蘇文身上,“在下有一言,想與諸位分享。”
鄭逸站出來,環視四周,嘴角噙著一抹自信的微笑。
他並未直接吟詩作賦,而是娓娓道來,講述起現代詩詞的魅力與內涵。
“詩詞並非隻是堆砌辭藻,更應表達真情實感,直抒胸臆。”他聲音清朗,如山間清泉般流淌,洗滌著眾人心中對詩詞的固有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