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逸在書房中,燈火通明,將他專注的側臉映得格外清晰。
他細細研磨著墨條,動作輕緩而認真,如同對待一件稀世珍寶。
手中的狼毫筆尖,懸停在厚厚的宣紙之上,仿佛在醞釀著什麼驚天動地的計劃。
他時而低頭沉思,眉頭緊鎖,時而又提起筆,在紙上奮筆疾書,筆尖與紙麵摩擦,發出沙沙的聲響,在這寂靜的夜裡顯得格外清晰。
書桌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圖紙和文書,紙張堆疊如小山,其間夾雜著各式各樣的草稿,密密麻麻地寫滿了蠅頭小楷,每一張都凝聚著鄭逸的心血和智慧。
他仔細地翻閱著這些資料,不時地拿起筆進行修改和補充,力求做到儘善儘美。
整個書房,都被一股嚴謹而認真的氛圍所籠罩。
翌日,縣衙議事廳。
鄭逸一身錦衣,站在議事廳中央,腰背挺直,神態自若,目光如炬,掃過在場的每一位官員,沒有絲毫的怯懦和退縮,反而帶著一種說不出的自信和從容。
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是為了這片土地上的百姓能夠過上更好的生活,為了改變這個時代。
廳內,官員們竊竊私語,而趙縣令則坐在主位上,目光緊盯著鄭逸,眉宇間流露出一絲好奇和審視,不知他接下來會做出什麼驚人之舉。
鄭逸微微一笑,他沒有理會眾人的目光,緩緩地從懷中拿出一份厚厚的文書,那份文書紙張潔白,墨跡鮮明,散發著淡淡的墨香,上麵的字跡工整有力,透露出一種不同尋常的氣勢。
他輕輕地將文書放在桌案上,發出“啪”的一聲輕響,如同石子落入平靜的水麵,瞬間激起了眾人心中的波瀾。
“諸位大人,請看。”鄭逸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個意味深長的笑容,然後將文書輕輕推向眾人。
趙縣令率先拿起文書,緩緩展開,目光掃過上麵的內容,眉頭漸漸皺緊,神色也變得凝重起來。
他的
“這……”趙縣令低聲喃喃道,聲音中帶著一絲不可思議。
眾人見狀,紛紛好奇地伸長了脖子,想要一探究竟。
“王爺,這是?”王富戶試探性地問道,語氣中充滿了疑惑。
鄭逸並沒有回答,而是將目光轉向趙縣令,目光中充滿了期待。
“這文書,所言當真?”趙縣令抬起頭,神情嚴肅地問道,語氣中帶著一絲不確定。
鄭逸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答道:“自然句句屬實。下官為唐朝百姓計,嘔心瀝血,豈敢兒戲?”他頓了頓,繼續說道:“這套救助體係,不僅能解燃眉之急,更能促進當地經濟發展,讓百姓自食其力,長久受益。”
隨後,鄭逸將自己的規劃娓娓道來。
他條理清晰地闡述了救助體係的運作模式,從物資的籌集到發放,從技能培訓到就業安置,每一個環節都考慮得麵麵俱到,無不體現著他的智慧和遠見。
趙縣令聽得連連點頭,眼中閃爍著讚賞的光芒。
他原本對鄭逸的計劃持懷疑態度,但如今卻被這番精妙的構思所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