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傳統學者……”鄭逸喃喃自語,嘴角卻勾起一抹自信的微笑。
麵對這封聲勢浩大的聯名信,他沒有絲毫慌亂,反而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他緩緩放下信,深吸一口氣,語氣堅定地說道:“既然他們質疑我的方法,那我就給他們一個解釋的機會,也讓世人看看,真正的學術,究竟是什麼樣的!”
鄭逸決定舉辦一場公開的學術研討會。
此言一出,書房內的空氣仿佛凝固了。
李年輕學者等人麵麵相覷,他們知道,這場研討會將是一場硬仗,稍有不慎,便會身敗名裂。
然而,鄭逸卻絲毫沒有畏懼。
他眼中燃燒著熊熊烈火,仿佛一頭蓄勢待發的雄獅,準備迎接挑戰。
他迅速擬定研討會的方案,並親自邀請了各方學者,包括那些聯名反對他的老學究們。
研討會當天,座無虛席。
鄭逸一身儒雅長衫,氣定神閒地走上講台。
麵對台下數百雙或期待或質疑的目光,他泰然自若,開始了他的精彩演講。
他旁征博引,從古代典籍到現代學術理論,從唐朝文化到西方哲學思想,信手拈來,娓娓道來。
他將現代知識與唐朝文化巧妙地融合,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解釋了他對典籍的解讀,並列舉了大量的證據來佐證自己的觀點。
台下的聽眾們聽得如癡如醉,原本質疑的聲音漸漸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陣陣讚歎和掌聲。
許多年輕學者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他們被鄭逸的學識和勇氣所折服,紛紛表示支持他的整理工作。
一些原本持保守態度的學者也開始動搖,他們意識到,鄭逸的解讀方式雖然新穎,但卻並非無稽之談。
陳傳統學者坐在台下,臉色鐵青,他沒想到鄭逸竟然如此巧舌如簧,將原本對他極為不利的情況扭轉了過來。
他緊緊地攥著拳頭,心中暗自盤算著該如何反擊。
就在這時,鄭逸突然停了下來,目光掃過全場,語氣意味深長地說道:“接下來,我將展示一部分整理後的典籍成果……”
鄭逸身後的巨大屏風緩緩拉開,露出後麵一排排整齊擺放的書架。
上麵不是尋常的竹簡木牘,而是裝訂精美、紙張潔白的書籍。
這正是鄭逸整理後的部分典籍成果。
書籍封麵采用統一的淡青色,配以燙金的書名,顯得格外雅致。
翻開書頁,字體工整,排版清晰,注釋詳儘,與之前雜亂無章的古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在場眾人皆是倒吸一口涼氣,這哪裡是整理典籍,分明是賦予了它們新生!
孫藏書樓管理員原本緊鎖的眉頭漸漸舒展開來,他緩緩起身,走到書架前,拿起一本仔細翻閱。
他時而皺眉沉思,時而點頭讚許,手指輕輕撫摸著書頁,仿佛在感受著曆史的脈搏。
良久,他放下手中的書,長歎一聲:“後生可畏啊!老夫先前多有得罪,還望鄭公子海涵。”
鄭逸微微一笑,拱手道:“孫老先生謬讚了,晚生不過略儘綿力,為傳承文化儘一份心力罷了。”
台下,夏婉的目光始終追隨著鄭逸的身影。
她看到他在台上侃侃而談,揮灑自如,心中充滿了驕傲和愛意。
她臉頰微紅,眼中閃爍著崇拜的光芒,仿佛整個世界都隻剩下他一人。
鄭逸在台上偶爾與她對視,感受到她炙熱的目光,心中湧起一股暖流。
他嘴角微微上揚,
陳傳統學者臉色鐵青地坐在角落,看著鄭逸在台上大放異彩,心中五味雜陳。
他原本想借此機會打壓鄭逸,卻沒想到反而成就了他。
他緊握著拳頭,指甲深深地嵌入肉中,卻不敢發出絲毫聲響。
研討會結束後,王富商走到鄭逸麵前,臉上堆滿了笑容:“鄭公子大才,老夫佩服!先前有所怠慢,還望見諒。不知公子整理典籍還需多少資助?”
鄭逸謙虛地笑了笑,正要開口,卻聽到一個清脆的聲音傳來:“鄭逸哥哥,你太厲害了!”
夏婉一路小跑過來,拉住鄭逸的衣袖,“我早就知道你一定可以的!”
鄭逸寵溺地揉了揉她的頭發,轉頭對王富商說道:“王員外,此事我們稍後再議……”
研討會後的幾日,鄭逸的書房熱鬨非凡,年輕的學者們絡繹不絕地前來拜訪,他們眼眸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如同找到了指引方向的燈塔。
“鄭公子,您的見解真是令人歎服!”一位年輕學者激動地說著,手中的書頁已經被翻得起了毛邊,“您對《春秋》的解讀,簡直醍醐灌頂!”另一位學者附和道:“是啊,鄭公子,您將史料與現代知識結合的整理方法,真是前所未聞,卻又如此精妙!”
鄭逸被簇擁在人群中央,臉上帶著淡淡的微笑,他享受著這來之不易的成就感。
五部重要典籍的整理工作已經完成,裝訂成冊的新書散發著墨香,整齊地擺放在書架上,如同他辛苦耕耘後收獲的累累碩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