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有亮激動的連忙阻止完顏匈的行禮。
從參謀一躍成為南院軍師,張有亮可謂是一步登天。
在完顏匈、張有亮聯絡倭寇、明教的同時,周廷的各路大軍齊聚龍尾洲。
“壯誌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好詩啊!能吟誦出這般豪邁的詩句,大丈夫,真英雄也!”
龍船內,光烈帝將趙忠的奏報看了一遍又一遍,忍不住拍案叫絕道。
張鈞、許慎等人已經通過各自的渠道,得知了淺龍灘一戰的全部經過。
鎮遠侯的戰死以及兩營精銳的折損,對周軍的打擊可謂是沉重的。
然而光烈帝在看完奏報後,卻對呂征的死隻字不提,反而對王焱做的兩句詩讚不絕口。
眾大臣紛紛揣測光烈帝的意圖。
光烈帝並非無腦昏君,也不是南唐李煜那樣迂腐的詩詞君主。
他的一言一行,都有自己的深意。
禦史大夫龐美最擅長揣摩聖意,立即出列抱拳道:“王焱驍勇善戰,兼有驅除韃虜之誌,可堪大用,此役我軍雖敗,但勝負乃兵家常事,萬不可因一時之敗而頹廢,還請陛下以王焱為榜樣,傳布三軍,以震我三軍之士氣!”
此言一出,其餘官員皆是恍然大悟,紛紛拱手,請求光烈帝重賞王焱。
張鈞拱手道:“陛下,王焱驍勇善戰是不爭的事實,但此役我軍戰敗也是事實,鎮遠侯更是為國捐軀,玄武衛、朱雀衛數千將士犧牲,王焱等少數將士僥幸存活,陛下要賞他們,敢問他們可是立下了什麼功勞,無功而賞,此乃取亂之道!”
光烈帝的臉色瞬間一變,他就是想樹立典型,振奮三軍士氣而已。
偏偏就有張鈞這樣的老頑固跳出來反對。
真是沒有眼力見!
樞密院的一眾將領,見張鈞站出來反對,也是心有不滿,於是紛紛附和。
光烈帝見狀,冷哼一聲。
龐美最善察言觀色,見狀立刻駁斥道:“此等勇士若不嘉賞,敢問張副使,怎樣的勇士才配得到嘉賞,據我們的斥候回報,當時韃子以十倍兵力圍攻,我軍隻有數百,王焱等將士,死戰不降,揚我大周國威,如果人人都能像王焱這般,何愁韃子不破!”
張鈞固執己見道:“不可,敗就是敗,勝就是勝!”
光烈帝瞥了眼張鈞道:“拔王焱為玄武衛副統製,賞金一百,其餘諸將皆有賞賜,糜陽、柴辰,官職不變!”
“諾!”
一旁的中書舍人鄭瑞連忙應下。
張鈞見狀,繼續道:“那鎮遠侯的後事如何處置?”
光烈帝淡淡道:“命呂浩將鎮遠侯的遺體護送回京,依規製厚葬!
呂浩繼承鎮遠侯爵位!”
“諾!”
鄭瑞答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