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無恙!”
光烈帝氣勢如虹道。
“如此,侄兒就放心了!”
柴辰嘴角蠕動,最終還是吐出這樣一句話。
幾名跟隨柴辰的親衛,默默將刀劍收鞘,站到一邊,裝作若無其事。
隨著擊退了徐壽的紅巾軍,光烈帝及一幫大臣也都吐了口濁氣。
紅巾軍的突然來襲,打破了他們以往的所有美好。
大周,並沒有他們想到的那麼太平。
等嶽羽、張璽、孟恭等指揮使率領兵馬抵達龍船四周,光烈帝的心情才算好轉。
他趕緊召見諸位將領,見到嶽羽渾身纏滿紗布,仍奔波於前線,心中很是感動。
張璽、孟恭等諸衛將士,亦是浴血奮戰,死傷慘重。
可他們麵色平靜,因為他們明白,死去的將士,會有其餘軍隊的將士填補。
“明教消失十幾載,如今死而複生,搞出這麼大動靜,武德司罪不可赦!“
光烈帝在武昌城內,怒發衝冠,對武德司的官吏很是惱怒。
此時,得知光烈帝遭遇明教伏擊的諸位大臣,以及各部軍隊,也都緊趕慢趕,前往武昌集合。
王焱、趙忠軍,在聽到明教伏擊光烈帝的消息後,第一時間,便集合各部,救援光烈帝。
不僅是趙忠軍,在襄陽城的各軍,全都馬不停蹄的趕往武昌。
建康水師因為運力不足,諸軍大多選擇步行,也要在最短時間內抵達武昌。
與此同時,紅巾軍在徐壽的指揮下,退往川南,湖東一帶,與川南、湖東的三苗部落勾連,雙方達成聯盟協議,共抗大周軍隊。
王焱一來到武昌,就敏銳的察覺到武昌城的不對勁。
各部軍隊都是夾著尾巴做人,不似以往囂張跋扈。
等到許慎從襄陽城調到武昌第一時間就被光烈帝扒了一身官服,留職察用。
許慎大驚失色,詢問左右,陛下最近可是信了什麼讒言。
但鄭瑞等官員都是默不作聲。
武德司執掌監察,卻讓明教在眼皮子底下起事。
皇帝都被紅巾賊貼臉開大了!
這是國之大恥啊!
許慎被撤職後,原武德司副指揮使高嵩臨危受命,代為執掌武德司。
高嵩拿到光烈帝賜予的尚方寶劍,便立刻展開全麵調查。
凡是知道光烈帝行蹤的官員,全都被請到武德司的臨時衙門,接受審查。
一時間,武昌城內,人人自危。
光烈帝返回建康的事情,並不是秘密。
知道的官員不在少數,武德司的工作量相當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