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張鈞這老東西,當真是冥頑不靈,他以為自己還有回頭路嗎?一旦柴昊脫困,或者說柴軒在建康稱帝,我這些年的努力就將付諸東流!”
許慎在府中大發雷霆。
劉慶等心腹在一旁大氣都不敢喘。
原因是張鈞將幾名許慎安插去禁軍的人給踢了回來。
這讓許慎很是惱火。
當然,不管是禁軍也好,還是雲翼軍也罷,都有許慎的暗線在其中。
隻是這些人,不到萬不得已,許慎是不會動用的。
所以,許慎這幾日一直都在向禁軍、雲翼軍派遣心腹擔任要職。
但都被張鈞挑刺、找毛病,最終給逐出了軍營。
在許慎看來,他和張鈞,現在可是一條繩上的螞蚱。
張鈞這樣對待自己,是背叛雙方之間的約定。
當初,許慎登門拜訪張鈞,可是手握其子張璽叛國的罪證,逼迫張鈞答應跟自己的合作。
儘管張鈞百般不願,千般不肯,多次想要將張璽和許慎抓起來,繩之以法。
但一想到老張家八代單傳,還是放棄了這個決定。
其實,很多人麵對這樣的選擇,都會陷入兩難。
一麵是他效忠多年的朝廷,隻要再乾十年、二十年,等到老死,就可青史留名,光宗耀祖。
另一麵是他的唯一血脈,如果大義滅親,縱使青史留名,可傳承斷了,又有什麼意思?
他如何去見張家的列祖列宗。
張鈞自詡大周忠臣、良臣,在經過一番苦苦心理掙紮後,還是放棄了所謂的忠義。
他不能讓老張家在自己手上斷了根。
這才同意了和許慎狼狽為奸。
儘管他已經上了賊船。
但張鈞仍然感到後悔,多年的忠義,讓他的良心不斷譴責自己的行為。
這才替王焱、靡陽等人遮擋來自許慎的報複。
許慎恨得牙根癢癢,可又無可奈何。
大罵張鈞是個老糊塗。
都到了啥時候,還在幻想著忠君愛國呢。
好在武昌的神龍衛、鳳凰衛、白虎衛、青鳥衛,都在許慎的掌控之下。
張璽至今都不敢出城見自己的父親。
許慎深知,兵權對他的重要性。
無論如何,都不能讓張鈞繼續掌兵,否則關鍵時刻,這個搖擺不定的老東西反戈一擊,可就功虧一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