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稟韓都統,蔡州城距離我軍約八十裡,旦夕可至!”
斥候稟報道。
韓讓麵色凝重,蔡州不比唐州,金軍在蔡州的防禦力量至少有萬人以上,且都是精銳。
並且沿途設有烽火台,隨著唐州的失陷,蔡州方麵,定然已經得到了預警。
儘管他們的動作迅速,從拿下唐州,到現在奔襲蔡州,才過去兩天時間。
可烽火台傳訊的速度更快。
這意味著他們想要啃下蔡州的難度也會大大增加。
王焱和靡陽將蔡州的輿圖攤開在眼前,細細觀摩。
軍中不少老卒,去年北伐時,便曾攻打過蔡州,並且以強軍擊破蔡州城。
韓讓將這些老卒找來,詢問關於蔡州的詳細地形和城池情況。
短短一年時間,蔡州城定然沒有恢複如初,肯定會有諸多破綻。
隻要尋到一兩處,發起突襲,必能事半功倍。
王焱的目光掠過蔡州,看向蔡州以東的地域,目前完顏匈的大軍已過潁州、淮南,直撲南方的壽春城。
嶽羽領軍五千,便在壽春駐紮,作為抵擋完顏匈的第一道防線。
孟恭揮師橫掃當塗、濠州,除了少數幾個州縣,仍在負隅頑抗外,大多數州縣已是望風而降。
為了支援嶽羽、孟恭,光烈帝在渡江北上時,暗中偷偷運送一萬禁軍,沿長江東進,再轉入焦湖,由趙忠統領,進入兩淮。
除此之外,原本要從建康抽調到武昌的民夫、輔兵,也被陸續運往兩淮。
柴軒本來要發給諸軍將士的錢糧,直接轉入了兩淮,成為嶽羽、孟恭兩軍的物資補給。
這一仗,可以說是光烈帝耗儘家底的一戰。
隻許勝,不許敗!
柴軒對光烈帝的良苦用心,自是十分清楚。
等大軍開拔之後,他便以監國太子的身份,邀請大宇、萬騰、九州等頂尖商會於武昌會麵。
除了本土頂尖商會,倭國的三井商會、大理、吐蕃等番邦商會,亦在邀請之列。
柴軒將這些商會聚集在一起的目的很簡單。
要錢!
大周財政空虛,短時間內想要靠賦稅支撐接下來的戰爭,實在艱難。
尤其是沿海的倭患仍在,江浙遭受重創,無數商業貿易陷入停擺狀態。
沒有買賣,便無法征收商稅。
而征收秋稅的季節還沒到,如果這個時候提前征收秋稅,必然會激起民變。
綜合考慮,還是向這些巨富寡頭要錢才是最簡單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