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王焱、鄧大同,以及一眾家眷,先是乘坐馬車來到渡口,接著再乘船逆流而上數百裡,等到了釣魚城,再由釣魚城南折入貴州。
新設的貴州路府衙,都被安置在奉節城。
距離釣魚城不過一兩百裡山路。
太子柴軒、汪洋等人,齊聚碼頭,為王焱送行。
“玄孟,今日一彆,不知何時才能重逢啊!”
柴軒感慨萬千。
王焱是他屬意的樞密使人選。
他已經打定主意,等自己繼位,就立刻將王焱調回中樞,委以重任。
“王經略,貴州窮山惡水,能改則改,若不能,也不必勉強,我等也會在朝中為你斡旋,切勿擔憂!”
汪洋壓低聲音道。
皇帝已經確定新的宰相人選,便是汪洋。
隻等下次朝議,便會宣布。
至於平倭總督張紹,麾下兵馬已經被遣返原地,他也被調回調回中樞,接替張鈞,成為新任的樞密副使。
到了那時,太子在朝中的地位,將無人可以撼動。
故而太子和東宮眾人都是喜形於色,說不出的春風得意。
王焱了解其中詳情,卻是有些擔心。
老皇帝雖然決意鞏固太子的地位,但不到最後一刻,就絕不能掉以輕心。
似柴軒這樣,未免高興的太早了。
有心想要提醒,但是又覺得不妥,遂作罷。
就在王焱等人準備上船的時候,曹修帶著兩個仆從,提著小包,也趕了過來。
“子操兄,你也來為我送行啊!”
王焱見到曹修,笑著招呼道。
曹修笑嗬嗬道:“玄孟,我是隨你一道赴任的!”
“呃?”
王焱不解。
曹修道:“我已在昨日向吏部提交申請,希望能外放,吏部的辦事效率還是很快的,已經批準了!”
聽到這裡,不僅王焱驚訝了,連帶著太子等人都瞠目結舌。
吏部執掌官員的考核、升遷、平調,是六部之中最忙碌的部門。
曆年以來,排在吏部門口等待補缺、考核的官員,不計其數。
像曹修這樣,一天時間就能敲定的,簡直匪夷所思。
柴軒和汪洋等人轉念一想,也就理解了。
以曹修的身世,想讓吏部開後門,舉手之勞罷了。
“不知子操兄去貴州所任何職?”
王焱問道。
“夔州知州。”
曹修笑道。
朝廷設貴州路,原紹慶府改名夔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