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01章自亂陣腳
最糟糕的情況還是發生了,徐壽臉色陰沉,心中已是翻江倒海。
他是‘天’推舉出來,用於建立明國的旗幟。
本身的能力根本經不起考驗。
統領數千人馬攻城略地,隻能算是勉強合格,可若是讓他率領數萬大軍,總覽全局戰事,那是真的一塌糊塗。
王焱的閃電戰術,直接打的徐壽方寸大亂。
當下已無戰心,隻想儘快撤離凱裡,返回思州北三府。
胡中庸勸說道:“明王,我大軍數萬,兵精糧足,據守凱裡,隻要堅守不出,熬過年關,安南必定出兵,到那時,局勢必將逆轉!”
“還要熬過年關,周軍現在北三府大肆攻伐,若是孤不返回,何人能阻周軍鋒芒!”
徐壽歸心似箭。
胡中庸力勸無果,隻能唉聲歎氣的離開。
與此同時,麻峽,宋氏軍營。
王焱端坐主位,宋氏族長宋東亭和水西軍主將羅友分坐兩側。
宋東亭對王焱的兵貴神速發自肺腑的欽佩。
他高舉酒杯,為自己此前的無禮向王焱道歉。
王焱自然不會怪罪宋東亭。
當前不管是與偽明作戰,還是向南抗擊安南,都需要羅氏和宋氏的支持、配合。
偽明不足為慮。
真正的心腹大患,是數十萬的安南軍。
安南舉國而來,其恐怖程度,遠不是大理那樣的三流國家所能比擬的。
阮慶文和黎隼對外喊出的口號是,三個月內蕩平南土。
當然,這個牛肯定是吹大了。
但也從側麵反映出安南人的野心和自信。
“貴州乃是大周領土,絕不允許任何外來勢力染指,眼下朝廷內憂外患,無力顧及貴州,我等更要精誠團結,抗擊外敵!”
王焱沉聲道。
“我等世受皇恩,必當拚死抗擊外敵!”
宋東亭、羅友代表水西、水東,向王焱表忠心。
兩家很清楚,不管是安南還是偽明,攻滅了他們,兩家世襲土司的權利,都將被終結。
但若是換作王焱擊退了安南,消滅了偽明,又當如何?
會不會挾大勝之勢,逼迫兩家交出土司的位置,從而完成改土歸流的大業。
楊氏的播州,已經在葉夢年的主持下,初步實現了改土歸流。
不過播州的流官,都是由經略安撫司自主考核任命的。
這種僭越的行為,周廷方麵,已經約束不了。
隨著吐蕃、金國、倭國相繼發起進攻,大周四麵受敵,中央朝廷被迫向地方割讓權力。
這讓地方上,手握兵權的官員,逐漸向割據一方的軍閥轉變。
貴州的王焱,蜀地的糜業,兩淮的趙忠,福建的季新等等。
其中又以王焱的膽子最大,切斷貴州通往外界的通道,關起門來,搞起了自治。
宋氏和羅氏再傻,到了這個時候也回過味來。
真正想做貴州王的人,是王焱。
宋氏和羅氏自然不願交出世襲的土司位置,因此隻能趁著這個時候,逼迫王焱答應他們,宋氏和羅氏繼續世襲土司之位。
他們也會全力配合王焱,將偽明、安南擊潰。
思州可以歸王焱所有,但八番的地盤,必須歸宋氏、羅氏所有。
在這個大前提下,宋氏和羅氏可以王焱為首,擁護王焱為貴州王。
酒宴之中,雙方互相試探。
王焱也擔心自己逼迫太甚,會導致宋氏和羅氏反水。
所以對宋氏、羅氏的那些條件,自然不會拒絕。
也算給了宋氏、羅氏一個定心丸。
等到解決了偽明,擊退了安南。
可就由不得他們兩家。
三方達成了協議,接下來便是商量擊敗凱裡的偽明軍。
王焱帶領的貴州軍,有兩萬人。
宋氏的軍隊,有四萬多人,加上羅氏的一萬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