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的假倭,也被倭國幕府雇傭,成為獨立於倭國軍隊體係之外的雇傭軍。
倭國在做好一係列入侵準備工作之後,已是十月。
由駐紮在大琉球的倭國第三軍團,近衛軍團,向嘉禾裡發起進攻。
嘉禾裡守軍儘管早有準備,仍不敵倭國軍隊,季新因畏懼倭國人,不敢調動福建水師迎戰,而是沿海岸向北,準備與浙江水師會合。
嘉禾裡守軍拚死抵抗,也隻守了一天一夜,便被倭國軍隊攻破,嘉禾裡軍民數萬人,儘數慘遭屠戮。
柴軒聞訊,憤怒無比,當即調動所有能動用的廂軍、民團,由樞密副使張紹統率,前往福建抗擊倭國的入侵。
張紹臨危受命,當著群臣的麵發誓,不破倭寇誓不還。
為了表達決心,張紹在離開武昌時,是讓人抬著棺材的。
張紹也是不辱使命,在他抵達福建後,便組織軍民,堅清閉野,要將倭國軍隊困死在嘉禾裡一帶,不給倭國軍隊繼續擴張的機會。
季新也遭到了彈劾,但是被何敬之等人擔保下來。
率領福建水師在閩州休整,隨時準備反擊倭國海軍。
十一月底,季新親率水師,襲擊倭國海上補給船,斬殺倭兵數百,焚毀其運輸艦十幾艘,但是在向朝廷報功的奏章中,謊稱殺敵數千,焚燒戰艦數十艘。
捷報傳回武昌,朝野振奮,都盛讚季新有勇有謀,有大將風範。
柴軒架不住何敬之等人的請求,提拔季新為閩州都督,掌管福建水師外,兼領閩州軍務。
這樣做的後果導致福建出現了兩個話事人。
按道理來說,季新應該聽從張紹的命令行事,可季新仗著手握實權,不將張紹這個樞密副使當回事。
如此一來,張紹想要全麵封鎖倭國軍隊的計劃破產。
十二月中旬,近衛軍團大將寧中次率部猛攻閩州,季新不敵,招募的數萬新軍被倭軍擊潰。
閩州陷入重圍。
季新向張紹求援,張紹擔心派出援軍會被倭軍埋伏,於是拒絕季新的要求,並告訴季新堅守閩州三個月,必可扭轉戰局。
季新破口大罵,立即派人彈劾張紹放任不管友軍的行為。
並向朝廷求援。
而福建此時,已是混亂一片。
新年過去,武昌也沒有收到季新的求援信。
柴昊不知道閩州陷入重圍,還以為季新和張紹已經遏製了倭軍的入侵。
眼下西南趨於穩定,等到開春,朝廷就可調動禁軍入閩,反擊倭軍。
海戰方麵,周軍不是倭軍的對手。
但到了陸地上,難道大周還打不過倭軍?
柴昊對倭軍的陸戰實力並不清楚,單純的以為倭國就像草原上的那些部落,茹毛飲血,哪裡懂什麼排兵布陣。
隻要禁軍開拔進了福建,必可橫掃倭軍。
最讓柴昊放心不下的還是貴州。
安南侵占了大半個嶺南,廣東的靡陽,被打的數次潰不成軍。
如今又在向北入侵貴州。
加上一個大理,還有一個狗屁的偽明,想想就令人頭疼。
喜歡無雙帝業請大家收藏:()無雙帝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