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無視靡陽的請求,廣東一旦淪陷,廣西則失去屏障,將直麵倭人的刀鋒。
王焱左思右想,決定派遣三千精銳支援靡陽,這已經是王焱能調動的極限。
同時,王焱又命廣西道為靡陽提供一定的軍械、糧草補給。
如今廣東凋敝更甚廣西,無數百姓、商賈湧入廣西、貴州,導致廣東賦稅、財政體係崩潰,已經無法為摧鋒軍提供足夠的補給。
在倭軍大舉入侵廣東之際,另一路倭軍,由北條隼的家臣,北條次郎統領,從崖州橫渡瓊州海峽,於北海登陸,入侵廣西。
而廣西近海州縣,防禦薄弱,幾乎沒有抵擋,就被倭軍長驅直入。
當倭軍已經在北海登陸的消息傳至邕州時,王焱臉色瞬間陰沉。
按照他的預計,倭人現在多線開戰,在福建、浙江一帶投入了大量兵力,眼下又向廣東進攻,必然騰出手向廣西動兵。
因此,當趁著倭人無暇分身之際,將安南徹底打垮。
然而,王焱太過自信,誤判了倭人的野心和決心。
倭人在多線作戰的情況下,依然敢開辟新的戰場,當真以為倭軍所向披靡了?
王焱火速命令張俠繼續挺進升龍府,不給安南喘息之機,當以雷霆手段,亡其國!
並命馬洞錫於北越領兵折返,於西側阻擊倭軍,如倭軍深入,則斷其後路,若按兵不動,則將其驅逐出廣西。
同時抽調各地青壯、民兵,組建一支兩萬餘人的新軍,於邕州死守。
胡中庸擔心道:“大人,倭人善戰,我大周各軍皆懼,從前禍害沿海的倭賊,往往千人,便能長驅直入,萬人廂軍都無法將之擊潰。
現如今倭軍過萬,銳不可擋,大人乃千金之軀,不可留在邕州,以身犯險!”
王焱正色道:“倭賊擅長海戰,不代表步戰依然無敵,如果我輕棄邕州而走,又有誰能死守邕州?邕州旦失,則廣西、廣東必潰,越州道也將成為空想!”
鄧大同拱手道:“賊軍若來,末將願領兵擊之!”
熊超不甘示弱道:“末將誓死擊破倭賊!”
其餘諸將亦是紛紛附和道:“願與邕州共存亡!”
“莫要說這些喪氣話,倭賊不過萬餘人,有何可懼!”
王焱豪氣萬丈,“便是十萬倭賊在我眼前,也不過彈指可破!”
北條次郎行軍速度極快,在登陸北海的當天,就全速北上,要在王焱軍反應過來前,殺到邕州城下,打貴州軍一個措手不及。
沿途遇到城寨、村落,也是視而不見,否則以倭軍的尿性,殺光、搶光、燒光是必不可少的。
北條隼對此次軍事行動極為看重,倭國統帥本部對大周各地統帥中最為忌憚的人就是王焱。
至於糜業、韓愚、趙忠之流,倭國統帥本部的評價並不高。
擊破建康,在倭國統帥本部看來,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滅掉周廷是易事,難得是周廷覆滅之後,如何奴役漢民。
以及周廷之後,誰會是倭國征服漢土最大的障礙。
毫無疑問,王焱。
北條隼向大名織田信,以及統帥本部立下軍令狀,必誓死消滅王焱。
他以家臣北條次郎為先鋒,對邕州發起閃電攻勢。
而他自己親領北條家族的私兵,以及統帥部征調的萬餘精銳,合計兩萬餘人,從大琉球奔赴崖州。
畢竟貴州、廣西、越州疆域廣袤,僅以萬餘倭軍,很難全部占據。
北條次郎出現在邕州城外,僅僅隻用了兩天時間。
倭軍早就習慣了這種急行軍,他們在倭國本土、大琉球的時候,經常負重鍛煉行軍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