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育成水淹倭軍,斬首六萬!
除了北條隼下落不明外,此役堪稱大勝!
消息一經傳開,整個西南乃至大周都轟動了。
隨著北條隼此戰失敗,由他製定的三月攻勢,等於宣告破產。
按照北條隼製定的戰略方針,他所率領的中路軍是此次攻勢的主力。
北條彌太郎是側翼。
可如今北條彌太郎在梧州被擊潰。
而北條隼在中路遭到重創。
僅剩的伍三甲,根本不成氣候。
並且因為北條隼和北條彌太郎之敗。
在越州道的張俠部,將再無後顧之憂。
必將全力攻殺伍三甲的安南殘部。
就看伍三甲能撐幾天。
邕州。
王焱得知程育成利用大水重創倭軍,斬殺六萬。
也是非常震驚。
哪怕是他親自督戰,都未必能想出這等計策,繼而大敗倭軍。
隨著梧州、大寺鎮兩戰結束。
北條隼的三月攻勢成了笑話。
短時間內,倭軍都無法集中優勢兵力,再對貴州、廣西形成威脅。
必須抓住這個空隙,將貴州、廣西以及越州三道打造成銅牆鐵壁。
不給倭軍威脅根據地的機會。
王焱下令,命程育成部、馬洞錫部,火速南下,將北條軍在廣西的剩餘兵力全殲。
中村阿雄折返保護糧道,本來打算設伏剿滅周軍。
結果半路就收到了周軍水淹倭軍的消息。
北條隼更是下落不明。
中村阿雄聞訊,恐慌至極。
當即下令全軍北上,趁周軍大勝而兵驕之時,予以報複。
此舉正中程育成下懷。
雖然程育成水淹倭軍,已是名震西南。
但很多人都認為程育成取勝,是投機取巧。
並不能說明什麼。
對於這種負麵議論。
程育成自然清楚。
馬洞錫安慰程育成,“有些人自己打仗不行,卻總喜歡指點江山!老程,你彆往心裡去!”
程育成對馬洞錫稱自己為老程並不反感。
相反,這說明馬洞錫為人直爽。
並沒有那麼多小心思。
“一些宵小之聲,我根本不會在意。”
程育成笑道。
他取出廣西道輿圖道:“如今北條軍主力覆滅,唯有中村阿雄領一萬精銳南返,我料北條隼兵敗,他必然會率兵前來複仇!
我們可以在百龍嶺設伏!打他一個措手不及!”
百龍嶺是中村阿雄折回的最快路線。
程育成提議在此設伏,也是考慮到了倭人狂妄自大,蔑視周軍等因素。
他們不會選擇繞路,耽誤時間。
所以會急切的北上,替北條隼複仇。
馬洞錫道:“倭人接連挫敗於我軍之手,還敢如此蔑視我軍,難道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嗎?”
程育成笑道:“我雖然與倭人沒打過什麼交道,但倭人這些年的發展突飛猛進,據說國力已經遠超我大周。
曾經在我們麵前,他們是蠻夷小國!
我們是天朝上國!
可自從我大周經曆了元康之恥後,我泱泱大國,偏安一隅,而倭國卻趁此時機,大力發展軍備。
在軍力上超越了我國,從那以後,兩國關係對調。
倭國自以為已經超越我大周,便以兵偽寇,肆意侵略我沿海地區,作為試探!
偏偏我朝對倭態度不明,給了倭寇不斷壯大的機會。
也讓倭人看清了我大周的虛實,從而更加蔑視我們。
如今才敢以蛇吞象,雖然他們接連兵敗於我軍之手。
但倭人這些年已經養成了孤高自大的性格。
他們不會認為自己的兵敗是輸在武力不如我軍。
而是我軍投機取巧,才能戰勝他們。
如果給他們一個正麵對決的機會,一萬倭軍,可擊破我十萬大軍!
這就是倭人的心理!”
馬洞錫鼓掌道:“老程的分析鞭辟入裡,那我們就在百龍嶺,伏擊中村阿雄!
徹底殲滅進入我廣西道的倭賊!”
兩人一拍即合,當即挑選精銳,在百龍嶺一帶設伏。
與此同時,王焱命令兩人南下追剿倭軍的手令也到了。
對於走百龍嶺,中村阿雄其實也有過猶豫。
好幾個部將都勸說中村阿雄,改走寬敞大路。
但中村阿雄認為,兵貴神速。
如果走其他官道,不僅時間更久,也容易暴露目標。
會被敵軍斥候發現。
那樣周軍有了準備,他的閃電回擊戰術,就不會奏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