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案驚現
大唐天寶年間,暮色恰似一塊沉重的烏鉛,沉甸甸地壓在隴右道這處偏遠的驛站之上。
狂風裹挾著塞外的滾滾沙塵,如猛獸般呼嘯席卷而來,惡狠狠地拍打著驛站那扇破舊不堪的木門。
驛站之中,幾匹從西域進貢而來的駿馬,曾經身姿矯健、意氣風發,如今卻疲憊地佇立在馬廄裡,有氣無力地刨著蹄子,發出沉悶的嘶鳴聲,似是在傾訴著往來長安與邊疆,長途跋涉傳遞軍情的無儘艱辛。
驛站的昏暗角落裡,驛卒王二正借著如豆的油燈微光,仔細整理著一堆信件。
這油燈乃是長安傳來的樣式,雕工精巧細致,即便身處這偏遠之地,也難掩大唐的繁華餘韻。
王二眉頭緊蹙,眼神中透著幾分憂慮。
他在這驛站已辛勤勞作多年,每日重複著收發信件、照料馬匹的工作,日子雖平淡無奇,倒也安穩寧靜。
可近來,他總感覺有些異樣,仿佛暗處有一雙眼睛,時刻窺視著自己。
“王二,今兒個有重要信件,你可得千萬仔細著點!”驛站長官李福身著官服,從裡屋穩步走出,官服上那代表大唐驛站係統的標識醒目而莊重。
他神色凝重,鄭重叮囑道,“咱們這驛站,肩負著傳遞政令、軍情的重任,任何一點差錯,都可能引發難以估量的後果。”
李福是個經驗豐富的老驛官,深知驛站工作的重要性,大唐疆域廣袤無垠,驛站作為連接各地的信息樞紐,一旦出錯,邊疆戰事、朝堂決策皆可能受到影響。
王二連忙點頭,恭敬應道:“放心吧,李頭,我心裡有數,定不會出岔子。”
恰在此時,一陣急促的馬蹄聲由遠及近,仿若密集的鼓點。
一名送信官員快馬加鞭,疾馳至驛站。
他神色匆匆,滿臉焦急,跳下馬後,迅速將一封用火漆密封的信件遞給王二,急切說道:“這是加急密信,關乎大唐與突厥邊境戰事,十萬火急,務必儘快送出,耽擱不得!”
言罷,便又匆匆翻身上馬,轉瞬消失在夜色之中。
突厥近年來屢屢在大唐邊境尋釁滋事,燒殺搶掠,邊境百姓苦不堪言,大唐軍隊正與突厥對峙,雙方劍拔弩張,局勢一觸即發,每一封往來信件,都可能成為決定戰爭走向的關鍵。
王二小心翼翼地接過信件,輕輕放在桌上。
他的目光落在那火漆封印上,心中莫名湧起一絲不安。
這封信,似乎帶著某種神秘莫測的氣息,讓他隱隱感到一絲恐懼。
夜深了,萬籟俱寂,驛站裡一片死寂,唯有偶爾傳來的馬嘶聲,打破這夜的寧靜。
王二躺在床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那封信的影子,一直在他腦海中揮之不去,他總覺得,這封信與最近發生的一些怪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
突然,一陣輕微的腳步聲悄然傳來,仿若鬼魅。
王二警惕地瞬間坐起身,屏住呼吸,大氣都不敢出。
他聽到有人輕輕推開了驛站的門,隨後腳步聲朝著他的房間緩緩靠近。
王二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心臟劇烈跳動,仿佛要衝破胸膛。
他急忙伸手拿起床邊的木棍,緊緊握住,準備隨時應對突發狀況。
門“吱呀”一聲,被緩緩推開,一個黑影如閃電般閃了進來。
王二還沒來得及做出反應,黑影手中的利刃已如毒蛇吐信般刺向他。
王二驚恐地瞪大了眼睛,想要呼救,卻被對方死死捂住了嘴。
一陣劇痛襲來,如洶湧的潮水般將他淹沒,王二的身體緩緩倒下,鮮血在地上肆意蔓延,洇紅了冰冷的地麵。
第二天清晨,金色的陽光透過窗戶,灑在驛站的地麵上。
李福像往常一樣,準備去檢查驛站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