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太學的過往_春到江南花自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春到江南花自開 > 第382章 太學的過往

第382章 太學的過往(1 / 1)

見到趙旋跨過了人牆,太學生們立即就把他給團團的圍了起來。趙旋的親兵人人神情緊張,緊緊的將他圍在當中。

趙旋卻是毫不畏懼,他高舉著手中的鐵杵,對身邊憤怒的太學生們大聲的喊道:如果你們當中誰人如果能將我手中的鐵杵磨成針,我不但答應你們的要求,還會辭去在龍圖閣和春草堂的一切職務、拿出白銀千兩白銀向你們賠罪!”

此話一出,太學生們都被震驚了。趙旋見狀則繼續說道:“如果沒有人能做到,那你們也不過是一群口是心非的偽君子罷了!”說完,趙旋臉上竟然露出了鄙夷之色。

此話一出,集會的隊伍裡頓時炸了鍋,一時之間議論聲四起。鐵杵磨針的主角本來就是一個老太婆,那時候婦女的地位本來就低,更何況鐵杵磨針的主角是個老太婆了。

這時候巡檢司的官兵也迅速的圍了過來,將趙旋和他的親兵重新拉回到人牆之內。文天祥和陸秀夫匆匆的來到趙旋麵前,責怪道:“趙山長,你這是在飲鴆止渴啊,若果假以時日有人磨杵成針了,你該要如何自處呢?”

陸秀夫也開口勸道:“趙山長,你可千萬不要自誤啊。磨杵雖然不易,但是用心去磨的話,我估摸最長兩三年也就差不多了啊。”

原來那時候認為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甚至就連文天祥、陸秀夫這樣流芳千古的人物,平日裡除了讀書以外,也很少勞作的。至於那幫太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了。

李佩聽了趙旋的話,卻是欽佩不已,心中暗道:“趙提點果然是有本事的,他不出手則已,這一出手,端的就是陰毒無比啊”。

而江萬載聽了趙旋的話,看了看趙旋,又看了看太學生們,歎了一口氣就低頭不語了。

在一旁看熱鬨的陳景亮等一眾豬嘴關人員,聽了趙旋的這話也是驚愕不已。陳景亮心中暗叫一聲:“不好,難不成我小叔的腦疾又犯了?”

太學生之中的賈誌遠和江銘也是對望一眼,眼中都露出了深深的憂慮。但是不管兩人怎麼想,此時卻也不好公開的站出來勸阻了。

這邊的陳宜中聽了卻是麵露喜色,他在心中琢磨:“如果真能逼得趙旋辭去了龍圖閣學士之位,倒是比讓他辭去春草堂的山長還要大快人心呢,即便是為此等上個一年半載,卻也是值得的。”

想到此處,陳宜中和曾唯對視一眼,彼此都心領神會的點了點頭。陳宜中隨即出列大聲的問道:“趙山長,此言當真,你可是願意立下字據為證?”

趙旋麵無表情的說道:“自然是千真萬確的。不過我不會寫字,你們找人寫好了字據之後,我簽字畫押便是了。”

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江萬載抬起頭來,看了看雙方,大聲的說道:“你們雙方好好的商量,商量完了就早些散去吧,本官的事務繁忙,也不能總是待在此地!”

趙旋的態度也激怒了在場的太學生們,他們紛紛要求要陳宜中等人立即和趙旋簽訂契約,並要求都巡檢江萬載作為證人。

江萬載點頭道:“我作為證人於是可以的,但是你們確定了誰來和趙龍圖簽訂這磨針的契約了嗎?你們先推舉出一個磨針的人再說吧。”

寫到這裡,有必要簡單介紹一下宋朝的太學了。

在北宋初期,國子監是國家的教育管理機構,也是國家的最高學府。當時國子監下麵有三個教育機構,分彆就是國子學、四門學和太學。當時國子學是最重要的,人數也最多,而太學的人數最少。

根據《宋史·選舉誌》的記載:““國子生以京朝七品以上子孫為之……太學生以八品以下子弟若庶人之俊異者為之。”。也就是說,如果你的祖上如果沒有七品以上的官員,你是絕對進不了國子學的,即便你想進入太學也不容易。

所以在北宋時期,太學就沒有出過平民子弟的名人。

現在網上有不少說範仲淹和歐陽修是出自北宋時期的太學,不過也都是誤傳。可能是因為兩人的名聲太大,而幼時的家境又都十分的貧寒,為了激勵後人,故意為之的吧。

範仲淹中進士的時候名字還叫做朱說。因為他出生後沒幾個月父親就死了,母親在他不滿兩歲的時候就改嫁到淄州了一戶朱姓人家,所以他也改姓朱了。

現在都沒有證據範仲淹在參加科舉前去過北宋的首都開封,更彆說在太學就讀了。不過範仲淹對於太學的影響很大是真的,因為他成名之後,改造了太學,讓寒門子弟也有機會進入太學學習,並且首創了太學的“三舍製”。

至於歐陽修,人生境遇比範仲淹要強一點點,因為他到三歲的時候才喪父。歐陽修在二十一歲的時候才迎來了他人生的轉折點,當時他毛遂自薦,拿著自己的文章去拜訪了一個叫胥偃的官員。

《宋史.胥偃傳》裡明確記載:“歐陽修始見偃,偃愛其文,召置門下,妻以女。”

歐陽修大約是在1027年左右拜入胥偃門下的,到了1208年的時候,胥偃的職位就已經是翰林學士了,已經可以參與朝廷的機密決策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也就是在胥偃的推薦下,歐陽修才得以於1029年春天入學國子監學習。注意,歐陽修是進入的七品官員以上子弟才能進入的國子學,而不是太學。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歐陽修在國子監待了不到一年,第二年的三月就金榜題名了。

可見即便是歐陽修這等天縱之才,如果沒有嶽父的提攜,要想出頭也是不容易的。當然,這裡隻是陳述史實,並沒有任何貶低歐陽修的意思。

太學真正成為宋朝的最高學府,得益於北宋晚期的王安石變法。在熙寧興學時,王安石在太學全麵推行了範仲淹的“三舍法”,他壓縮了國子學的規模,擴大了太學的招生,而且王安石還建立了“學糧”的製度,用來資助貧寒的學子。

這樣一來,更多的平民子弟也有機會進入太學學習了。《宋史·選舉誌三》記載:“宋神宗)元豐二年,頒《學令》:太學置八十齋,齋各五楹,容三十人。外舍生二千人,內舍生三百人,上舍生百人。”

作者在上大學的時候,學校的宿舍樓就是以“齋”命名的,也是六人一間宿舍,大概就是延續的宋朝王安石的製度。

那時候就是王公子弟進入太學,也是要和其他五人同住一間房的。隻是不知為何到了現在,給留學生的待遇會那麼高,並不符合我中國的曆史傳統。

但是到了宋理宗的時候,因為連年的戰亂,太學的規模又大幅度的縮小了,學生的規模也就僅有千人左右了。此時能入學的學生,又多以富貴人家的子弟為主了,平民出身的學生不是說沒有,但是比較少了。

以曆史上的陳子龍為例吧,他24歲才考入太學,36歲才金榜題名。彆說宋朝了,就是現在,家裡如果不富裕的話,有幾個家庭能供養一個學生考學一直考到36歲啊?

上麵的文字看似有些跑題了,但是隻有了解了這些,小說後麵的情節才不至於顯得過於突兀。

喜歡春到江南花自開請大家收藏:()春到江南花自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貧道,來自浮雲寺 我在北美當地主 呼吸決定 我真不想努力了 港片,開局找巴閉借五百萬 折戟 舊金山往事 明婚暗搶 雨夜偏軌[先婚後愛] 肆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