鄔君打來電話,約成林中午在機關食堂一起吃飯。成林猜測可能是關於她和王瑞的婚禮安排。
確實如此。軍區幾對新人一塊舉辦結婚儀式,可能還要集體出去活動,隨後鄔君要跟王瑞回他老家擺酒,悅南這邊隻能回來單獨安排。
這跟成林的估計差不多。鄔君和王瑞身份特殊,大操大辦不可能。悅南市委市政府這邊,鄔君隻打算發發喜糖,再跟老二老三和成林一起吃飯。
成林聽完鄔君的話點點頭:
“老二老三和我都隨便,這個不需要單獨考慮,不差那頓飯。軍區那邊讓王參謀自己拿主意,該請誰如何安排,他多聽聽金政委的意見。
婚禮整個過程隻要在禮金上不犯錯,其他的都好說。”
鄔君讓成林放心,整個過程都不收禮金,她和王瑞不會在這上麵出錯。
飯剛吃完成林電話響了,成林看見是師母打來的,心裡咯噔一下,是不是張伊姐快生了?
果然,張伊姐出現生產的跡象,醫生決定立馬準備手術。成林跟鄔君打了個招呼,開車就往醫院跑。
等成林趕到四樓的手術室門口,護士推著張伊姐也從病房下來。老趙姐夫、師母、導師還有馬文姐、兩個月嫂都跟著過來了。
成林過去握握張伊姐的手說:
“姐,加把勁,今天把兩個小朋友卸貨,身子就輕快了,你的光榮使命就完成了。”
張伊故作鎮定,大聲應諾。師母和導師一臉緊張,老趙姐夫更是滿頭大汗。
護士推著張伊姐進了手術室,大門也關上了,馬文姐攙著師母去找地方坐下等待。成林陪著老趙姐夫去醫生那裡簽字。
老趙姐夫的手抖的厲害,費了好大勁才簽完字。
醫生認識成林,簡單說了可能遇到的情況。張伊姐是高齡產婦,又是雙胞胎。這次手術醫院很重視,院長親自參與手術方案的製定,各方麵都做了預案,包括血庫都做好了萬一出現大出血的血液足量供應。
成林不知道自己市長助理的唬人身份,也讓醫院感受到壓力。
過去跟導師和師母坐在一起,成林安慰師母和導師:
“院長親自參與手術方案的製定,張伊姐和孩子會平安無事的,師母彆擔心。”
師母抹著眼淚說:
“老輩人說,動刀七分險。我和你老師心裡不擔心是假的,隻能保佑她們母子們都平安。”
等待是最熬人的事,隨著時間的流逝,師母臉上的焦慮也越來越深。
今天有四個產婦生產,一個半小時以後,陸續聽到護士喊:
“某某家屬,母女平安。
某某家屬,母子平安”
這讓師母和導師坐不住了,他們焦急的看著手術室大門。兩個小時十分鐘,期待中的聲音響起:
“張伊家屬,母子平安,母女平安!”
師母和導師眼裡都含著淚,他們懸著的心終於落下。
…………
師母和導師都近古稀之年,他們對看護孩子伺候月子已經沒有多少能力。依靠護工和月嫂的幫忙,才讓張伊姐能安心靜養身體。
現代社會的快節奏發展,讓生兒育女成本大幅提升,直接導致了生育率的下降,要知道並不是所有產婦家庭,都能用的起月嫂。
經濟觀察雜誌副總編袁一琦,曾經動員成林對社會上的熱門話題,生育率下降與社會經濟發展的深層次原因,發表自己的分析和看法。
成林一直回避這個事,因為涉及治國理政的大事,成林不認為自己適合去說話。現在自己是基層管理者,不是還在讀書的學生,有些話自然要少說。
成林始終認為社會人口的增長有自身的規律。
我們曾經人為的乾預二十多年,影響了至少兩代人的生育觀念,也讓許多人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