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雨分管信訪,這是副省長兼任公安廳長的正常業務範圍,也說不上廖增仁是不是不懷好意。
但是對於榮雨這樣從公安這條線上的人,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在成林看來,信訪這個工作最起碼應該讓副書記級彆上來分管。因為涉及司法信訪、紀檢信訪,乾部不作為亂作為的現象太多了。
榮雨不是常委,沒有人事建議權,對基層官員沒有威懾力,說話辦事的力度根本不夠。
成林跟榮雨碰了個麵,榮雨一肚子苦水,這段時間信訪工作把他折騰的夠嗆。
成林聽他發完牢騷,笑著說:
“曆程秘書長讓我過來幫你捋捋頭緒,看來你這段時間還沒有進入狀態啊。”
榮雨攤攤手:
“每天都有一堆案卷上來,都等著我去批示。我的批示啥用沒有,送到下麵也解決不了實際問題。”
成林點點頭:
“每年東鎮的信訪案子五六萬起,需要利用體係來解決。基層信訪案子不能往上移交完了就不管了。以前沒有缺少落實追責製度,他們已經習慣了。
以後要完善責任朔源機製,哪個部門的責任他們自己領走解決,解決不了就追究領導者責任。這樣給他們套上緊箍咒,一些工作就好開展了。
這幾天你把京城信訪批示的疑難雜症案子整理一下發給我,把基層無法解決的案子整理好了也發給我。
我把底盤一盤,爭取省委召開一次信訪工作專題會,讓省委主要領導掛帥,集中力量清除一些陳案舊案,把信訪係統的積極性提上來。”
榮雨聽了成林的話,渾身輕鬆下來,他知道成林的主意多,解決問題有自己的想法,他來幫自己,必然會有一係列動作。
“好,最晚後天我找人送給你。”
…………
網上有人對信訪案子做過分類:
應該解決沒有解決的
應該追責沒有追責的
應該賠償沒有賠償的
應該受理沒有受理的
現實裡麵,製造冤假錯案的官員,不少已經升職到了一個相對高的位置,這樣情況下,基層誰也無法解決問題。
你敢說追責領導?你敢這樣說,隻能說明你莽撞、不成熟,難聽點說你是不打算乾了。
成林在悅南分管信訪時,遇到過法院副院長插手案子審判。這種情況下當事人你跑到京城上訪,最後還得回到本地解決。副院長還在位,咋解決?
榮雨隔了一天,派人給成林送來九大包資料,涉及東鎮曆年上訪的積案五百九十多個。
榮雨特意讓人進行了分類,涉及司法判決的一百八十多個案子,涉及紀檢舉報的二百零七個案子,其他涉及拆遷、退休補償還有政策變動遺留問題二百多個。
成林處理這種事有自己的方法,那就是抓典型案例。由一個典型案子入手追查到底,牽出始作俑者,下手狠一點處理,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
這些年百姓上訪,涉及司法和紀檢的案子占多數,司法不公和腐敗,阻礙了一些積案的解決。
積案子裡麵有一個令人啼笑皆非的案子,上訪人已經連續上訪多年,京城信訪批示也有不少次了,始終無法解決。
成林打算從這個簡單的案子入手。
喜歡官路麗人行請大家收藏:()官路麗人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