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桐回吳南,成林給他訂了高鐵票,為了確保萬無一失,成林安排李闖陪同他回去。
臨行前,成林遞給劉桐一張銀行卡:
“卡裡有五萬塊錢,給你預防急用。上了軍校學習資料啥的要求多,花銷可能大點。不要委屈自己,也不要大手大腳。錢不夠的話給我打電話。”
劉桐收起銀行卡,抱著成林抹眼淚:
“謝謝大哥,我會照顧好自己的,大哥放心吧。”
成林給劉桐擦擦眼淚,自己心裡也不是滋味,拍拍劉桐的肩膀:
“走吧,路上哪裡不舒服跟李闖哥哥說。”
弟弟妹妹們都像一隻隻小鳥,翅膀硬朗了都將飛向遠方,擁有屬於自己的天空,曾經的手足情也將慢慢淡化。
這是成林傷感的原因,他明白這種局麵是無法改變的。
…………
京城組織部門派了三個人來東鎮,觀摩東鎮的乾部整肅工作,曆程秘書長點名要成林全程陪同。
三個人都是京城組織部黨建研究所的。領隊祝長峰是黨建研究所副主任,五十六七歲的樣子,麵色黝黑,據說以前是京城黨校的。成林心裡犯嘀咕:祝主任這個模樣去紀委係統合適了,黑臉包公嘛。
兩個跟班是國慶偉和熊莉莉,三十五六歲的樣子,他倆都是京城大學馬列主義學院畢業的博士生。
祝長峰第一次聽到成林的名字,感覺有點耳熟,他半開玩笑的對成林說:
“成主任啊,你這個名字真耳熟,咱們是不是在哪見過?”
成林搖搖頭說:
“祝主任,咱倆應該沒有見過麵。我這個名字太大眾化,估計京城也有好幾百號人跟我重名。”
祝長峰也覺著成林說的在理。
對於接下來的工作,祝長峰拿出了一個計劃給成林。
成林看完祝主任的計劃,他們的重點放在典型案例的剖析上。
這些典型案例都是成林親自參與的,過程成林熟悉的很。
在紀委檔案室裡,京城來的三個人,花了幾天時間把所有案卷看完,又跟紀委辦案人員舉行了三次座談。
把典型案例研究完,成林陪著他們到下麵的四個巡視組去走訪座談。回來又到東鎮黨校,去旁聽了黨校特聘專家的課程。
在黨校學員桌子上,祝長峰主任看見了成林寫的《經濟雜談》,讀了兩章他大為讚歎,看看作者名字,他終於想起來,為啥看見成林名字感覺耳熟的原因了。
他指著成林說:
“你這個成主任,掩藏的挺深啊。我說聽見你名字耳熟,你直接把我們三個人給領到溝裡去了。”
成林笑笑說:
“我隻是沒有想到祝主任還記得我的這本書。”
國慶偉也想起來了:
“當初初選就是我們做的,隻是到了後期隻有祝主任自己參與了。初選的時候講義太多,我和麗麗沒有多少印象。”
成林打趣道:
“這麼說你們三個人都是我的伯樂,那樣晚上我得擺一桌表示表示心意了。”
熊麗麗是川蜀人,性格卻有點北方人的豪爽,大概是在北方呆久了的原因:
“要得,要得。”
出乎成林意料,三個人的酒量都了得。
祝長峰酒量在一斤左右,國慶偉七八兩下肚麵不改色心不跳。熊麗麗六兩酒喝下去,也沒有酒多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