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叔瞅瞅成林,轉頭問曆程秘書長:
“成林這句話是不是在誇我?”
曆程秘書長笑了:
“大概有點那個意思。”
劉叔擺擺手問成林:
“好吧,就當你誇我。街上對這次人事調整是不是有許多聲音?”
成林抽了一口煙:
“劉叔,有不同的聲音也正常。咱們乾部調整最後都有一步叫公示,隻要這個環節沒有出現問題就行。人事問題本來就敏感,社會上開始議論和監督,這是一個好苗頭。
一個乾部是否廉潔和稱職,最終都需要由社會大眾來評判。比如咱們現在反腐的線索,百分之七十以上來自於社會大眾提供。
從這個角度來看,這是社會進步的一個縮影。”
曆程秘書長看著成林說:
“你說的有道理。這次人事調整可能醞釀時間太長了,我和書記感覺聲音有些嘈雜。”
成林給兩人續上茶水:
“按理說德江部長是個老東鎮,這次人事調整對他來說沒有難度,之所以醞釀時間長,可能劉叔太民主了,德江部長太想把工作做的完美了。
乾部調整工作是一個動態的過程。這次調整的乾部,如果發現不稱職或者能力不夠,隨時可以繼續局部調整。把工作做好,讓民眾滿意是唯一的標準。”
劉叔把煙頭摁滅,喝了一口茶說:
“好吧,這個事暫時這樣,有個關於你的好事我想聽聽你的意見。有人要推薦你參加今年的青年乾部精英出國培訓,你怎麼看?”
成林有點吃驚:
“有人推薦我?這樣說肯定不是劉叔和秘書長,彆人知道我的不多吧?我有何德何能被推薦?
劉叔看著成林:
“你大膽的猜一猜。”
成林在心裡盤算了一會,笑道:
“劉叔這個層麵來的消息,那就證明對方可能是在還一個人情,如果我沒有猜錯的話,大概率是我和劉姐放了胡家一馬的回饋,是不是這樣?”
劉叔指指成林對曆程秘書長說:
“看看,這就是妖道。”
成林笑笑沒有言語。
劉叔看著成林問:
“既然知道這是人家在還你的人情,你有啥想法?”
成林搓搓臉說:
“劉叔,有些人太現實了,這麼快就想還人情,他們操作太急躁了,根本不按套路出牌。你說在副廳級這個級彆上,我跟彆人比較,能拿的出手的政績在哪?
一旦出國培訓的名單公布,民眾拿著放大鏡檢視的時候,我必然會成為暗箱操作的代表,被千萬網民捶打,那時候我就是一個靶子,您想想是不是這個理?”
劉叔表情嚴肅起來:
“你說的這些我也考慮過,可是我又不想讓你錯過這個機會。”
成林擺擺手:
“劉叔,是不是機會還得兩說,我也不需要這樣來鍍金。這其中的原因,首先我對官職大小並不看重,其次我背後站著老柯和我姑姑。
如果民眾扒出我的背景,劉叔、秘書長,我是不是就百口難辯了?”
劉叔哈哈笑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