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六月份,氣溫逐漸穩定下來,北方開始進入夏天。劉老爺子回家比較麻利,四天的時間打了個來回。
成林跟爺爺、父親商量後,定下了回青山老家的時間。成林在電話裡提前問周淩華,現在回去樹碑是否妥當,是不是有啥講究?
周淩華對這些也不是太明白,他找人問了問。
青山當地風俗裡麵,以清明、十月初一樹碑居多。但是對於外地的子女,啥時候都可以。
何況周老爺子過去是扛槍的,民間迷信說法,扛槍的都是遊走陰陽兩界,屬於命道硬的,不必講究太多。
東鎮這邊成林的事不多,他跟曆程秘書長打個招呼,便帶著田中李闖回京城,悅南的於東、劉冰已經坐高鐵提前進京城。
…………
小涵提前給爺爺預備好四十個紅包,把出行的衣服常用藥品、帶齊,成林電話裡叮囑她提前準備個輪椅。另外采購一些京城的特產裝車,回去給老家那邊的孩子們。
小涵根據她回鄉的經驗,建議給爺爺配上尿褲。因為第一次跑這條路,爺爺的身體能承受多長距離,都還要試試才有數。
成林跟爺爺提了尿褲的事,爺爺也不抗拒,出門不如家裡方便。儘管是房車,在路上行駛的時候,爺爺這個歲數的人,用車上衛生間也不方便。
六月九號兩輛房車、一輛保障行李麵包車從京城出發。小涵帶著娃和保姆、孫萌她們一輛房車,成林爺倆加上爺爺一輛車。
成林計劃每天三百公裡,觀察爺爺的身體狀況再做調整。
有句話叫思鄉心切,放在爺爺身上特彆合適。
第一天上午跑了二百公裡,停靠燕城吃過午飯,成林建議就地尋找酒店住下休息。
爺爺戴上花鏡,看看成林手裡打印的地圖,下麵兩個停靠站點距離燕城分彆有二百一十公裡和三百八十公裡。
爺爺看完地圖說:
“我在房車的床上躺著,根本沒有什麼感覺。隻要司機不累咱們就往前趕,能趕多少趕多少,爭取明天到達。”
成林用血壓計給爺爺量過血壓,一切正常,那就繼續趕路。
下午六點前踏入東齊地界,距離青山還剩下三百多公裡,成林不再冒險,停車住宿吃飯休息。
吃過晚飯,爺爺也沒有感覺多少疲勞,他繼續看成林給他打印的地圖。一邊看一邊問成林:
“明天中午趕到青山吃飯,怎麼樣?”
成林笑著說:
“爺爺,你有點著急了。咱們九點出發,大概一點鐘之前能到青山。如果要中午前趕到,那就要八點半出發,您能扛得住嗎?”
爺爺揮揮手:
“彆把我當成紙糊的,我和你爹一路上都躺在床上,沒有問題。”
成林看看爺爺說:
“那就聽您的,明天早上七點半起床吃飯,八點半之前出發。”
成林提前在網上訂了青山的華僑賓館,這是一個海邊的賓館,網上評價風景優美。
一行人趕在十二點抵達青山。
爺爺聽到了久違的鄉音,臉上掛滿笑意,吃飯的時候還問成林和他爹:
“你倆能聽懂他們說的話?”
成林他爹一路上話不多,一路都在緊張老爺子的身體,現在到了地方也放鬆下來:
“爹,他們說快了我就聽不懂了。”
成林上次來了一趟,多少有點適應:
“爺爺,他們跟你說的差不多,大部分都能聽懂。我爹如果在這裡住兩天,估計也沒有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