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林為緩解氣氛,笑著說:
“關係不遠。我跟淩華叔六杆子就劃拉到了,跟姑父也是六杆子。”
周淩華和朱明晨聽了成林的話都笑起來,心情稍微放鬆點,寒暄幾句三人重新落座。
在周淩華和朱明晨他們眼裡,生活在皇城根下的人,都自帶神秘,外人不知道你是哪路大仙,就是老百姓所說的背景。
朱明晨是外省人,早年畢業於東齊大學,這些年從基層一步步乾起,慢慢走到益海市常務副市長位置,現在他麵臨的問題有點棘手。
益海市委書記馮樹起的做法讓他無所適從。
用朱明晨的話來說,馮樹起從省委組織部副部長到益海市的七年,是禍害益海市的七年。
來到益海第二年馮樹起升任益海市長,第三年升任益海市委書記。
朱明晨嘴裡馮樹起禍害益海有兩大罪行。
其一馮樹起逼迫統計部門給gdp注水。益海市三縣一區,不到三百五十萬人口,現在gdp為三千九百億。
朱明晨分管統計局,他提供的數據益海市的gdp不到三千二百億,注水超過七百億,注水率超過百分之二十。
基層乾部往gdp裡注水是常見的事,成林沒有料到馮樹起膽子這麼大,隻是不知道朱明晨手裡有沒有確鑿證據。
馮樹起的第二個罪證是一意孤行,拍板開發東部新城。
東部新城距離益海市區二十五公裡,擁有漫長的天然細膩的沙灘,風景優美。
馮樹起不知道聽了哪個大師的策劃,想把益海市委市政府搬遷到東部,這是他拍板開發東部新城的驅動力。
現在高層嚴厲禁止地方政府建設樓堂館所,對於政府機關的搬遷,更是把審批權收歸京城。
馮樹起自作主張搬遷,從現有政策層麵根本行不通。
但是這些難不倒聰明人。馮樹起起步就采用化整為零的做法,他打算每年搬遷一部分,逐步達到整體搬遷的目的。
高起點規劃的東部新城,管線全部入地,道路規劃超寬,前期基礎設施就砸進去超百億資金。
這對於一年三百多億財政收入的益海市,典型是敗家子做法。
現在檔案館、黨校、民政局、水利、物價、環保,等部門已經搬到東部新城辦公。但是他們隻是在東部新城安排人值班,主要辦公力量還是在市區。
馮樹起原來打算把這些單位市區的辦公場所,強行收回來拍賣,遭到比較大的阻力,眼下隻能先放放。
最新的搬遷計劃是公檢法,他們在東部新城的辦公場所正在興建。原來計劃啟動建設政協、人大辦公樓,由於人大主任李源,政協主席劉慶陽都反對暫時擱置。
這些年東部新城已經投入資金量接近三百億,因為東部新城的抽水,益海現在的發展受到巨大影響。
成林聽完朱明晨手裡介紹,心情有些沉重。不管朱明晨的話裡有沒有水分,單憑一個gdp注水,就能看出馮樹起的德性,這個清查起來不困難。
他為啥這樣做?
朱明晨的說法是馮樹起想升官。
數據出官,這倒是我們的特色。
成林給朱明晨和周淩華遞了煙,三個人點上抽了一會:
“姑父,這些年沒有人去舉報馮樹起的?”
朱明晨點點頭說:
“有,但是收效不大。
馮樹起大學畢業留校,後來從校團委書記位置進入省委辦,給當時的主要領導當秘書。
後來領導調任京城,馮樹起到了組織部。
他在省裡還是有些人脈資源,即便有人舉報,也傷不了他的筋骨。”
朱明晨的話有幾分道理。
秘書都是二號首長,原來領導高升,他自然也水漲船高。一些領導依然還會給他幾分麵子。
喜歡官路麗人行請大家收藏:()官路麗人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