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點鐘返程車隊準時出發,成林特意讓車在青山市區穿過,讓爺爺看看這些年青山的變化。
老爺子趴在車窗上看完,回頭對成林爺倆說:
“變化太大了,許多熟悉的地方都找不到了。離開老家時間長了,我倒成了外鄉人。”
成林看著街邊掠過的繁華:
“爺爺,您在老家隻生活了十多年,剩下的時間都在外地。十多歲時候的記憶早就模糊。加上青山發展的很快,許多老地方基本都沒有保存下來。
估計現在你能最熟悉的地方還是崮山村的海灣,那裡幾十年變化不多。”
爺爺再沒有言語,默默的看著車外青山的景色,
成林理解爺爺此時的感受。
爺爺不到十四歲成了孤兒,一路跟著隊伍征戰,最後在京城落腳紮根。故鄉的印象,除了父親做的飯菜味道就是對鬼子的仇恨,彆的都已經淹沒在過幾十年的歲月裡。
唐代詩人賀知章的《回鄉偶書》可能最合爺爺此時的心情:
“離彆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車出了青山地界,爺爺歎了一口氣,躺下迷糊過去。祖孫三代兒時的境遇有許多相同的境遇,這是特定曆史下的無奈。
一行人除了午飯稍作休息,一路往北急駛,趕在傍晚七點多一點進入京城。柯老爺子在飯店訂了幾桌飯,算是給東齊返回的大部隊接風洗塵。
成林安排於東給劉老爺子送了兩箱生蠔,剩下的給柯老爺子和蔣老爺子、大爺、姑姑們分了分。
…………
劉揚秘密派人過來跟朱明晨碰了麵,把朱明晨手裡的視頻和錄音拿走。劉揚反饋給成林的信息是,視頻證據有足夠的力度,基本能把馮樹起捶死。
讓劉揚納悶的是,東齊這邊推薦的副省長人選,正是馮樹起。劉揚的意見是暫時封鎖消息,等馮樹起上任後再動手,那樣處置權就在京城了。
成林明白劉揚的意思。現在馮樹起還是廳級乾部,違紀審查是東齊這邊,最後的處置結果會不會受到地方某些人的庇護沒人知道。
如果馮樹起是副省級,處置結果就在劉揚他們的職責範圍,這樣乾擾可能少一些。
更主要一點,劉揚聽說是高天宇原來的秘書,心裡也有些盤算。街上傳言這次馮樹起晉升,高天宇給有關方麵打過招呼。
既然如此,那就要拿下馮樹起的同時,打一打高天宇的臉是不是心情更爽?
朱明晨手裡的資料交出去後,心裡始終在惴惴不安。馮樹起非但沒有落馬,還逆勢晉升副省長,眼下組織程序都走完了,人也即將上任了,這是咋回事?
他問過周淩華,是不是成林不靠譜?
這事周淩華無法回答,在他的意識裡,成林是個做事穩當的人。但是馮樹起的高升,又讓他迷糊。
風暴總是在平靜中醞釀。
馮樹起上任副省長不到十天,就被京城來人秘密帶走。
……………
蒙在鼓裡的朱明晨,突然接到省委組織部門通知,讓他過去談話。這個消息更讓他坐立難安,這是什麼意思?馮樹起建議調整自己工作的事定了?
組織部部長宣讀了東齊省委決定,由他擔任益海市委書記,朱明晨直接石化了,怎麼是這樣?
提前一點消息都沒有透露出來,自己上麵也沒有人啊?
眼下的益海,市委代理主持工作的是副書記,市政府這邊,市長養病,自己暫時勉力維持。
如果從班子裡選擇市委書記人選,排在第一位的應該是副書記吧?
善因結善果。
馮樹起上任不到十天被京城帶走,讓東齊省委很被動。當初馮樹起並不是東齊這邊的候選人選,但是高天宇出麵,這個麵子得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