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叔沒有想到,他在成林跟前的感慨,讓成林動了幫助西源孩子圓夢大學的念頭。
短期內,成林就落實了每年三千萬,資助六千個貧困孩子圓夢大學。
他親自給西源方麵打電話,安排人與成林提供的捐助單位聯係,務必做到公正公開,把錢真正用在家裡困難的孩子們身上。
對西源每年三四萬考上大學的孩子,六千個資助名額,應該能解決掉大部分貧困大學生的入學問題。
小涵和蘇琳琳都笑成林,每年的支出金額一擴再擴,快刹不住車了。
成林感慨這世界上需要幫助的人太多了,雲聖慈善基金還是錢少了,以後他負責繼續找錢。
雲聖慈善基金那邊他不再亂說話,影響蘇琳琳和小涵的節奏。
………
十一月六號,東鎮大學蒲海校區打下第一根樁。來自於五家建築央企的上千名施工人員,開始了在蒲海的倒計時施工。
京城教育部門對蒲海校區的招生計劃予以放行,剩下的就是東鎮省委省政府的事了。
一期占地四千畝,預留兩千畝二期的方案出爐。
東鎮大學蒲海校區的一期麵積,已經比肩目前東鎮大學在定陽的三個校區麵積。預留的二期計劃,更是讓東鎮大學驚喜,這比學校自己的規劃方案更大膽。
在成林看來,東鎮兩所985與自身的經濟發展不匹配,與每年六十萬的東鎮學子的需求不匹配。
東鎮電子科技大學蒲海校區的規劃,也正在製定規劃。在成林眼裡,蒲海小青山片區這一大片灘塗,天生就是留給東鎮大學和東鎮電子科技大學擴建的。
將來項目竣工,兩個大學七八萬學子入駐,將徹底扭轉東鎮高等教育落後局麵。
………
跟劉叔和曆程秘書長碰麵的時候,成林笑著對劉叔說:
“未來東鎮的高等教育曆史上,會留下劉叔和常委會各位大佬的大名。
“大學者,非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梅貽琦先生已經為東鎮大學和東鎮電子科技大學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下一步省裡應該繼續支持東鎮大學和東鎮電子科技大學出去挖人,國內國外一起挖。爭取每個院係都有知名專家擔任領軍人物,徹底改變東鎮高等教育中庸的形象。”
曆程秘書長看看成林:
“你的野心也太大了,這樣秋明省長又得多掏錢了。”
劉叔明白成林的意思。
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對一個地區科研氛圍的養成,對當地科技企業的發展,影響都是不可估量的。
有了人才,將來就有機會爭取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重大課題的研究,從而帶動整個東鎮高技術產業的發展。
他笑著對成林說:
“我和曆程秘書長、秋明省長等同仁,並不指望留下什麼名聲,因為這些都是我們的義務和責任,我們都是曆史的見證者。
再過二十年三十年,回頭看看現在的決策,如果能對東鎮大學和東鎮電子科技大學的發展,有一定的助力,我們也就欣慰了。
從長遠來看,我讚成把兩所學校辦的更好,既可滿足東鎮孩子對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的需求,又能給蒲海乃至東鎮的發展,儲備更多的人才。”
成林給劉叔豎起大拇指:
“兩個大佬聖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