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這兩個堂兄弟人年輕,又有一定的文化基礎,陳渝決定把他們對為培養對象,同時也讓陳興林這個老農技員教教他們一些基本的種植技術,幫自己管管地裡田間的一些事務。
陳渝給他倆的工資不高,每個月6000元,但與打螺絲相比,工作還是比較輕鬆,並且年底還有獎勵。
其實,在陳渝老家,種植茄子,一般在在5月初育苗,6月底前移栽為最佳。但當時陳渝正忙著收割折耳根,錯過了育苗的最佳時間。
為了趕上種植季節,整個7月初,陳渝就帶著陳於海、陳於兵奔波於田間地頭,組織人手先育苗、再移栽、施肥等係列事情。
甚至,陳渝將育苗的幾畝土地改造成了二級地塊,以加快育苗生長。
再加上渝州素有火爐之稱,7月的陽光充足,光照條件很好,這為茄子育苗的生長提供了良好條件。
於是,緊趕慢趕,終於在7月底前全部移栽完畢,趕上茄子種植的末班車。
與折耳根種植一樣,照例在發芽、成熟前期來了兩次靈力澆灌,茄子的生長周期大大縮短。
10月1日,國慶節。
茄子成熟了。
為了消費旺季能賣個好價錢,照例,陳渝給四個村的孩子們來了個“國慶勞動七天樂”:全部下地摘茄子!
頓時,四個生產組的人基本上全體出動。那場麵,比當年合作社時出工還鬨熱。
聚財公司的人也忙得不可開交,節日期間所有的人員都釘在了前衛村,協調車輛,組織裝貨和發貨。
村委的乾部更是全部上陣,協助采收。
前後花了兩個月,到了十一月底,才把茄子采摘完。
采摘完後,陳渝收到係統提示:“寨頂坡180畝土地,地力下降為普通地塊;10畝土地,地力下降為一級地塊。”
陳渝一愣,然後一想:雖然種植期間有施肥,但地裡產出的作物產量、品質明顯增加,肯定會消耗土地地力。
如此,地力下降也很正常,否則不科學。
這樣也有兩個好處:
一、可以通過地力改造,持續獲得靈力獎勵用於作物澆灌;
二、往最壞的角度去想,即使不讓陳渝承包有變故,其它人最多占一年的便宜,地力就會倒退。也不至於為他人作嫁衣。
係統的這種機製,在一定程度上解除了陳渝的後顧之憂。
但這僅僅是一種被動的防禦措施,不能把所有希望寄托到係統身上。
畢竟,財帛動人心,在巨大的利益誘惑下,未來肯定會有人對陳渝不利,不排除有人以種種借口或理由,破壞甚至廢除與陳渝簽定的土地流轉合同。
如果真有那一天,陳渝所有的努力都將付諸東流。
因此,必須要主動出擊,陳渝需要與相關人員建立緊密的聯係,編織一張網絡,將網中所有人的利益深度綁定,確保每個人都能夠得到自己應有的利益。
並且要讓他們明白,隻有陳渝,才能讓他們得到最大的利益;離開了他陳渝,所有人的利益都將受到巨大的損害。
陳渝腦海隻有一個初步的構想,至於具體如何實施,還需要進一步研究。
喜歡破產後,祖宗逼我種地開荒請大家收藏:破產後,祖宗逼我種地開荒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