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番波折,野外用火作業許可證終於辦下來了。
其實,對生活在山腳下的人們來說,誰都知道森林防火、動火的重要性,它關乎著家園的安危與自然的和諧。
陳渝深知其重要性,來不得半點馬虎。
為了確保燒荒安全,陳渝積極組織起幾個生產組的村民,在山腳、大梁山、小梁山以及與周邊地塊的交界處,根據地形特點精心規劃,分彆砍伐出了一條五至八米寬的防火隔離帶。
當然,這些隔離帶與規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
彆問為什麼,問就是節約人工成本。
在防火措施方麵,陳渝絲毫不敢馬虎。為了防止火焰蔓延引發火災,他還按要求配備了滅火器、鐵掃把等滅火工具。
這些準備工作看似簡單,但卻是防火工作的重要一環,絲毫不能馬虎。
12月22日晨,天空陰沉,無風。
根據天氣預報,當天天氣是上午陰、下午有小雨。
這樣的天氣條件,既保證了火勢不會過於猛烈,又能確保安全。
正是殺人、放火的好日子!
呸!說錯了,不殺人,隻放火。
這天一早,近兩百名村民,在陳興凡以及其他村乾部的帶領下,每人帶著兩個滅火工具、一個鐵掃把,按事先規劃好的位置,各就各位。
並且,通過馬國全副鎮長的關係,在燒山的當天,將鎮上的消防隊10餘人也全部拉到了山上,指導防火滅火。
消防隊員們身穿醒目的橙色製服,手持專業的滅火設備,他們的到來無疑為整個燒荒作業增添了一份安全保障。村民們看到消防隊員們的身影,也紛紛表示安心了許多。
為確保每位參與防火作業的村民都能熟練使用這些工具,他事先特意讓鎮上的消防隊來教他們使用方法。
當然,作為交換,陳渝給鎮消防隊捐贈了十台風力滅火機,作為消防隊的出場費,這次也全部派上了用場。
考慮到下午有雨,以及火勢持續的時間較長,給每個人配備了一件雨衣,再加兩瓶礦泉水、一盒牛奶、四個麵包,作為午飯充饑,確保他們在長時間的作業中能夠保持體力和精力。
陳渝則帶著10個身強體壯、反應敏捷的小夥子,每人拿著幾把作為引火用的乾枯的雜?,按事先規劃好的引火位置,也各就各位。
原則上,是從山頂往山腳依次引火。為保證安全,事先規劃好了引火人員的撤離路線。
陳渝再次確認所有準備就緒後,一聲令下,“點火!”整個小梁山頓時燃起了熊熊大火。
隨後,山上各處,白色的煙霧如炊煙般嫋嫋升起。
引火人員們則手持火把,在指定的地點點燃枯草和樹枝,讓火勢逐漸蔓延開來。
然後,在短短的幾分鐘內,白色的煙霧快速變為青煙,又從青煙變成黑煙,火勢迅速漫延開來。
到最後,又變成了濃濃的白煙!象征著火勢已達到了頂峰。
十分鐘後,遠遠望去,陳渝所承包的荒山範圍內已經變成了一片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