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大事已定,一頓飯下來,賓主雙方皆大歡喜。
送走女方的人後,陳興凡和陳於海來到陳渝跟前,為剛才董父罵他的事情向他道歉。
“陳渝,今天讓你受委屈了。”
“二叔,沒事的,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你說這話就見外了。”
“倒是陳於海,以後你可要好好乾,彆再讓人瞧不起。過完年後,你抓緊把小梁山開發方案弄出來,儘量考慮周全。”
陳於海點點頭:“哥,你放心,我一定不會讓你失望。”
二叔家的婚事雖然最終得到一個圓滿的結果,隻不過也反映出陳家灣人窮困的現狀。
實話實說,陳興凡家裡在村上還算條件好些的,娶個兒媳婦尚且如此困難。
村裡其他家庭,大多數都比陳興凡家條件差,可想而知,兒女的婚事是一個什麼狀況。
當然,這個年代,女兒不愁嫁,愁的是村裡那些到了結婚年齡的小夥子和他們的父母。
陳於明就是個例子,三十多歲了還是單身,不是他不想找對象,是人家一聽說他家裡的條件,全都看不上。
類似的情況,村裡還有好幾個。
以前的愛情,講究的是情投意合;現在的婚姻,講究的是男財女貌。
沒有錢,一切白談。
說到底,貧窮才是原罪。
可這一切,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
陳渝能做的,就是儘早讓小梁山開發啟動起來,帶領全村人一步一步向前走。
回到家裡,陳興林就和陳渝商量著後麵走親戚的安排。
陳渝有兩個姑姑、一個舅舅、四個姨,還有好幾個表弟、表妹。
以前過春節時,都是吃“轉轉會”,這家吃了到那家吃,就圖個鬨熱。
去年他過年時,他忙,主要是沒心情,隻是在鎮上包了三、四桌,請親戚們吃了個便飯。
陳興林覺得親戚之間,就是要這樣互相走動才親,所以今年不這樣搞了,顯得沒人情味。
但每家走動既麻煩彆人,也費時間,所有的親戚都要走到的話,就算中午、晚上各去一家,沒個五六天是走不完的。
所以他的意思是,今年不在鎮上吃,請他們到家裡來吃。
親戚們也是這個意思,隻是今年陳渝他們到遼省過春節去了,所以一直拖著沒辦。
加上大爺爺、二叔、李二他們這三家人,預計要辦五桌席。
陳渝一看現在時間還早,擇日不如撞日,乾脆就定在明天。
他讓父親去通知,自己開著皮卡車,到鎮上去進貨,準備明天的食材。
冬梅不放心老公買的東西,跟著一起來到鎮上。
由於是下午了,肉食肯定不新鮮了,兩人決定今天先到鎮上的超市買點蔬菜和一些輔食。
肉食則明天早上一早再到鎮上來買。當然,家裡還有自製的臘肉,主要是買點牛肉、雞肉什麼的。
第二天一早,幺姨就帶著表妹過來幫忙做飯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