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滿意結果後,再寒暄了幾句,張洪偉心滿意足地告辭了。
其實,這是雙贏的局麵。
陳渝一直都非常注意與各方麵建立良好的關係,為自己的事業提供堅實的保障。
因此,幫助張洪偉,在某種程度上也是幫助自己。
想到這裡,陳渝發現自己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沒去拜訪趙鎮長他們了。
不過,貌似現在自己也沒什麼拿得出手的成績向對方彙報,隻有等小梁山整治好了後再說吧。
這時,村裡的廣播傳出幾聲“喂、喂、喂”的試音聲,然後,陳興凡的聲音從話筒裡傳出來了:
“請注意、請注意!”
“各家各戶請注意:今明兩天種完西瓜苗後,從後天開始,用兩天的時間給大家耙田、栽秧。”
怕大家沒聽得清楚,陳興凡在廣播裡又重複了一遍:
“各家各戶請注意:今明兩天種完西瓜苗後,從後天開始,用兩天的時間給大家耙田、栽秧!”
“然後,24號休息一天,25號再出工!”
“請大家互相轉告!”
栽種水稻、收割水稻,對於廣大的南方農民來說,是唯二的兩個最重要的農活。
因為,南方一年四季都吃米飯,很少吃麵食,特彆是農村,可以說是無米不歡,也是他們賴以生存的基礎。
栽種水稻,一般分為犁田、耙田,育苗、移栽、收割這主要五個階段。
先說犁田的時節,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基本上都在冬至前完成:北方一般是在小雪前後,而南方則在大雪前後。
有諺雲:“冬至前犁金,冬至後犁銀!”
犁田主要有三個目的:
一個是疏鬆土壤有利於農作物的根係生長;
第二是把將頭茬收割後的稻禾根部翻在泥土層下麵,使其腐爛變成有機肥料;
第三個作用則是把埋在土的有害昆蟲翻出來,利用寒冬的低溫凍死,減少病蟲害。
犁田的工具就是一種叫犁的農具,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網上搜一下。
當然,還少不了另外一個活的工具:牛。
犁田的時候,人在後麵扶住犁,掌握方向和犁田的深度;牛則在前麵拉著犁往前走。
隨著科技的發展,就算在南方的丘陵地區,大多已經采用農耕機犁田、耙田,甚至插秧割稻了。
然而,陳渝所在的鄉村,人們仍然還是習慣手工勞作,以節省成本。
而耙田,則沒有什麼特彆的時間要求,隻要開春後至栽種前,把田耙平了就行。
耙田的主要目的是把犁起來的泥巴耙碎,使田麵平整有利於蓄水和栽種。
耙田用的工具就叫耙子,大家可自行上網查詢。
接下來就是育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