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女人聊完一茬又一茬,就像地裡的韭菜割完一茬又一茬。
寧宛感覺自己就像太陽底下暴曬的向日葵,沒有水,也要圍著太陽曬,蔫了吧唧的。
不行,得找個理由打斷一下,看著日頭再聊下去,日頭高掛都結束不了。
“趙嬤嬤,劉嬸,是不是該安排下活計了?”
寧宛的一句話成功得吸引了到兩個聊的正歡,眼中隻有彼此的老太太。
“老妹子,早上的淩可送來了?”
劉嬸滿點頭道:“天微亮便送過來了,怕化了,便早早就置於院裡的井中,可要取出?”
趙嬤嬤想了想“先等等,咱們先看看寧娘子的手藝如何。”
“寧娘子。”
“嬤嬤可喚我順順,家裡人都這麼喚我。”
趙嬤嬤帶著寧宛來到水缸邊“這魚養了幾日,我家小郎能不能吃的上鮮活的魚生,今日就看你的刀工。”
這壓力突然就起來了,怎麼回事?
之前給人片魚片,客戶都說好,誰知道是不是真好,萬一人家是怕吐槽了之後,沒有免費的刀工逞呢。
寧宛隻能打著哈哈“趙嬤嬤,我儘力哈!”
“這是專門製作膾的刀具,它十分的鋒利,所以使用的時候要小心不要讓自己受傷。”
趙嬤嬤給的刀具十分的專業,應該是專門為了製作魚膾而研究的刀具,為了保證魚肉的口感還有美觀,就需要將魚肉切成非常薄的片,想要切成很薄的樣子或者到達薄如蟬翼,對刀具的要求就更加的高要求。
水缸很大,寧宛一人合抱,尚不能圓。
趙嬤嬤說過缸裡的魚已經養了幾日,人在一個絕對安全的環境中平穩的,好吃好喝的伺候著,人的警惕性會不自覺的放鬆,這對人是這樣,魚當然也是一樣的。
你看這魚都連遛彎都不急不慢的,寧宛沒用趙嬤嬤遞過來捕魚的小網兜,而是跟著魚慢悠悠的沿著水缸邊晃著。
寧宛不是在等魚鬆懈,而是在看魚的長度。
酉陽雜俎裡對魚膾的製作方式有詳細的描述,選材一般以鯉魚和鯽魚為主,因為這兩種魚的魚肉都非常細膩,其滋味也十分鮮美,不過為何隻有鯽魚沒有鯉魚?
“那是因為鯉魚與皇室姓氏同,故國朝有律,取得鯉魚者,即放,不可食之,如若賣者,杖六十。”
趙嬤嬤笑著道:“當然鯉魚鮮美,民間仍有私下食之,大理寺畢竟不好明目張膽為之。”
寧宛了然的點點頭,手下不停,一出手便撈起一條八寸左右的鯽魚。
將魚往砧板上一拋,不等它反應過來,刀背一砸,魚就暈過去。
製作生魚片要趁它病,要它命,呸!重來!要趁它還暈著,快速下手先去除排泥的魚鰓,再從魚的鰓後魚鰭前的位置去下手切割,為了防止出現粘刀,還要在魚肚子上或者魚頭上試刀,想要魚膾薄如蟬翼,輕輕一吹就可以飛起來,不僅需要刀具十分鋒利,還需要操刀人絕佳的穩定耐心和極快的動作。
寧宛將片好的魚生輕輕鋪在劉嬸及時拿來的淩上麵,也就是冰塊。
冰塊可是個奢侈物品,不是一般人家能用得起的,光看家裡都有專門的嬤嬤跟著出門上班就可以知道一二,大理寺少卿家裡非富即貴。
寧宛滿意的看著自己的作品,趙嬤嬤帶著配好的佐料和魚生放在一塊,伸頭瞧瞧,裡麵還有米飯,一壺酒和其他的小菜。
嘿!小樣,吃的還真好。
趙嬤嬤因為寧宛的片魚技術,對她的態度肉眼可見的變了又變,從她笑玩的眼中就可以看懂意思,分明是在說,哎呀!小娘子的刀工真不錯,我家小郎的胃口終於有救了。
趙嬤嬤裝好食盒,那是單獨給少卿的午食。
“順順,嬤嬤要去給小郎送午食,你和老妹子商量著看中午給他們準備午食。”
寧宛點點頭“放心吧嬤嬤,我會和劉嬸商量著來的。”
說罷,趙嬤嬤便拎著食盒朝前院去。
薛恒正經端坐於堂前正翻看著案桌上還未解決的案件,其中便放著昨日寧宛的殺人案,
包燈一早離開便去收集昨日派出的探子送回的消息,這會剛回來便馬不停蹄,連水都未曾喝過一口就急著趕來彙報,見他手輕腳長的,一步便跨過門檻。
“少卿,探子來報,有消息了。”
包燈將消息拱手呈上,薛少卿微抬手接過消息。
包燈見少卿半天不說話,急急上前道:“如何,可是小娘子有問題?”
“有問題也沒問題,不好說。”
薛少卿將消息遞給包燈“你看這裡麵說,確實有一夥人在半月前帶著一名女子來到長安城,為的是求醫,而近段時間長安城有位有名的醫士駐留,這名女子樣貌也已經辨認過了,與寧宛確實一樣。”
包燈疑惑道“那還有哪裡有問題?”
薛少卿指了指消息“你接著看下麵,他們帶寧宛來看病,看的什麼病,是癡症,你在想想如今我們所見到的寧宛可像是身有癡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