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江望回來的時候,劉家莊這裡都已經變成大工地了,轟隆隆的工程機械亂響。
帶著竹編安全帽的身影,在工地上移動,推著小車,搬磚,扛木板。
為了方便起二層樓。
還特地搞來了兩台吊車,往上麵澆築。
縣裡六七個工程隊,全部被打包過來了,今年沒接外地的工作,全都在家打工。
而且都是鄉裡鄉親,也不怕拖欠工資。
有事說事,劉強軍本身就是那種豪爽的人,也就是老了不怎麼混了而已。
當初在這十裡八鄉,那也是有名有姓有字號的大哥,那個地方打架需要說和。
那也是能過去講道理的。
要不然他能縣裡,村裡弄兩個窩?
誰不知道他家有一個悍婦,能把男人砍得半年不敢回家的母老虎啊。
不過,家裡的工地全是包工性質的,村委會承包,從外麵找人開工。
工資都是提前給一半,充當定金。
這在土木工程裡極其少見的,嘩啦啦的鈔票一到手,那工作效率堪稱誇張。
那都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平地起高樓。
速度快,質量還好。
就連裝修隊都是現成的,十裡八鄉水電工,裝修工,大工,小工都往這邊跑。
就連縣裡都有人過來,想化緣。
畢竟這村子確實富了,還帶動了縣裡的建材市場,能不能支援縣裡財政一點。
結果縣裡的領導剛過來。
劉家莊的人都穿著補丁摞補丁的衣服,乞丐看了落淚,流浪漢看了動容。
就差把縣領導的桑塔納留下當補貼了。
化緣不成,反而被訛得乾了半天活,發揚樸素勞動精神的縣領導是黑著臉離開的。
臨走前,那坐在車裡一句句的刁民。
那是罵的痛不欲生。
嬌嫩的手都磨出血泡來了,哪有搬磚是為了發揚艱苦勞動精神,不忘長征兩萬裡啊。
那是發揚精神嗎。
縣領導暗搓搓的想著,要不是他找了個理由,指不定這磚頭就得搬到晚上了。
事實上,劉強軍還是真這麼想的。
從來沒打過這樣的富裕仗,村子裡那建築標準都是奔著一百年去的。
而且主要參考人員,都是劉大慶他們那些從軍隊出來的,更是找關係。
弄了好幾個專業工兵部隊裡的戰友。
在山裡麵修碉堡的那種。
一整排的樓房就像是城牆一樣,在村子前麵拉了起來,把村子隔成了前後兩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