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門碼頭早已被裝飾一新,彩旗獵獵,軍旗飄揚。
一條道路兩側肅立著兩千名盔甲鮮明的夏軍士兵,他們手持長槍,腰挎戰刀,在陽光下閃爍著冷冽的光芒。
每一名士兵都挺直腰板,目光如炬,仿佛一尊尊鐵鑄的雕像。
當秦思源的旗艦緩緩靠岸時,岸上驟然爆發出山呼海嘯般的呐喊:\"夏王萬歲!夏王萬歲!\"。
聲浪一波高過一波,震得江水都為之震顫,戰鼓聲、號角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一曲雄渾壯闊的戰爭交響樂。
秦思源身著一身新式軍裝,腰間懸著一把寶劍,緩步走下舷梯。
他的步伐穩健有力,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在場每個人的心上。
陽光為他鍍上一層金邊,使他整個人都散發著令人不敢直視的威嚴光芒。
\"末將等參見夏王!\",這些人以第二師師長吳勝利為首,紛紛向夏王行禮。
秦思源麵帶微笑,目光如炬地掃視著在場眾將。
他首先走向站在最前方的第二師師長吳勝利,伸出雙手扶住對方行禮的雙臂。
\"吳師長免了\"秦思源的聲音沉穩有力,\"第二師長年駐守重慶府辛苦了!\"。
吳勝利激動地挺直腰板,聲音洪亮:\"為大王效命,萬死不辭!\"。
秦思源滿意地點點頭,又轉向其他高級將領,這裡麵不但有甲種軍軍官,也有很多丙種軍的高級軍官。
他每走過一人,都會準確地說出對方的姓名、職務和最近的戰功,這種細致入微的關懷讓在場的軍官們無不感動。
\"張團長,聽說你部上月剿匪時救下了三十多名百姓?做得很好\"。
\"李參謀,你提出的後勤改良方案已經在中樞討論過了,很有見地\"。
當走到秦良玉麵前時,秦思源特意放慢了腳步,這位白發女將雖已年過六旬,但身姿依然挺拔如鬆。
\"秦將軍\",秦思源微微拱手,這個特殊的禮節讓周圍眾人都暗自驚訝,\"石柱子弟兵在山地行軍中的表現非常優異,此番東征,還要多多仰仗將軍之威\"。
秦良玉拱手鞠身還禮,聲音鏗鏘有力:\"老朽殘軀,蒙夏王不棄,願效犬馬之勞!\"。
\"將軍免禮\",秦思源親手扶起秦良玉,高聲道:\"秦將軍在大明時就是國之柱石,到了我大夏依然是!\"。
這些話讓周圍將領都向秦良玉投來羨慕的目光。
秦良玉心中一震,立即領會這是夏王要給馬家一個體麵安置的機會,連忙抱拳稱是。
此時,隨行參謀上前提醒:\"大王,各師師長都已在中軍大帳候著了\"。
秦思源頷首,在眾將的簇擁下向大營走去,道路兩側的士兵們齊刷刷地行禮,刀槍如林,在陽光下閃爍著懾人的寒光。
沿途不斷有士兵激動敬禮,眼睛裡露出崇拜的目光,直到夏王遠去才放下敬禮的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