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倒退回一個小時之前,兵部武庫外的空地上,一隊由五個人組成的隊伍正緩緩地朝著倉武庫走去。
他們的步伐顯得非常散漫,似乎對前來這裡有什麼抵觸一樣,不過在明軍序列裡這樣的狀態才是正常的。
當他們走到距離武庫大門還有一段距離的時候,立刻被負責守衛的士兵們攔住了去路。
這些士兵們手持長槍,表情嚴肅,顯然對於任何靠近武庫的人都保持著高度的警惕。
儘管此時的明軍已經腐朽不堪,但在這個特定的時間段裡,由於徐弘基對於火藥的安全非常重視,他特意派遣了一百名心腹親兵前來守衛這座武庫。
再加上原本就在這裡的倉庫守衛,總共有三百餘人之多,將這座武庫嚴密地保護了起來。
“你們來武庫有什麼公乾?”,守衛的一個百戶高聲喝問。
他之所以會這樣問,主要是因為他注意到這五人領頭的也是一個百戶裝束,所以說話相對比較客氣一些。
為首的那個人見狀,不慌不忙的從懷中掏出一塊腰牌,展示給守衛的百戶看,並說道:“本官兵部巡查百戶,值此戰事緊急之時,特來巡視武庫安全與否!”。
守衛的百戶接過腰牌,仔細端詳了一番,確認無誤後,語氣稍微緩和了一些,說道:“要進武庫巡視,還需要有兵部的核查文書才行”。
“那肯定有啊!”,巡察百戶毫不猶豫地回答道,緊接著又從懷中掏出一份文書,直接遞給了守衛的百戶。
值守百戶接過文書,仔細端詳了一番,確認無誤後,心中的疑慮並未消散。
他目光銳利地盯著眼前的巡查百戶,疑惑地問道:“兵部的巡查百戶我大多都有所了解,然而閣下我卻似乎未曾謀麵,不知差官大人尊姓大名?”。
對於值守百戶這樣一個負責守衛武庫的人來說,巡查百戶可是他的上級長官。
平日裡,他少不了要對這些巡察百戶們阿諛奉承、巴結討好,以免被他們無端找茬,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這在官場中,可謂是一種不成文的潛規則,無論是在大明的哪個地方,都難以避免。
麵對值守百戶的詢問,範百戶麵不改色,隻是淡淡地解釋道:“本官姓範,此次前來乃是因戰事將至,由兵部臨時組織的巡查”。
他的語氣平靜,似乎對這種質疑早已習以為常。
然而,值守百戶的眉頭卻緊緊皺起,顯然並沒有因為範百戶的解釋而完全釋然。
他倒並非有意刁難,隻是眼下情況有些特殊。
因為在庫房內,還有國公爺的一百名親兵駐紮。
這隊親兵不僅持有國公府的軍令,而且他們的存在也讓值守百戶感到有些棘手。
如果他輕易地將這五名巡察百戶放進去,萬一與裡麵的親兵發生衝突,恐怕他自己也難以脫身。
畢竟,國公爺的親兵可不是好惹的,稍有不慎,他恐怕就要吃不了兜著走了。
“我家百戶可是範尚書家族的侄子,他自幼便熟讀兵法,此次是尚書大人特意調來巡查的,你們還不趕緊放行!”,隻聽那五人中的一個親兵打扮模樣之人高聲嗬斥道。
這一聲嗬斥猶如驚雷一般,在值守百戶的耳邊炸響,讓他不由得渾身一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