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風漸起,卷落枝頭最後幾片枯葉,時間悄然滑入十一月,大夏王朝的第四個年頭,也在不知不覺中行將落幕。
然而,這一年絕非尋常——它已注定成為王朝曆史上濃墨重彩的轉折點。
曾經蟄伏的巨獸終於昂首,大夏這艘航船,正鼓滿變革與發展的勁風,不可阻擋地駛入了高速前行的快車道,國力的脈搏在每一個角落都跳動著蓬勃的生機。
就在這承前啟後的冬日,夏王秦思源一身戎裝,策馬佇立於南京城郊。
他身後,是兩百名甲胄鮮明、肅立如林的禁衛親軍。
他們站立的這裡,正是眼前這片承載著厚重曆史與嶄新使命的土地——原龍江寶船廠舊址,如今已被賦予一個象征著至高權力與期望的新名號:大夏王家造船廠。
目光所及,是這片宏大的沿江工廠。它扼守長江與秦淮河交彙的咽喉之地,得天獨厚的水運優勢自古便是造船業的命脈。
曾幾何時,這裡作為前明最重要的官辦造船基地之一,規模恢宏,船塢星羅棋布。
那些浸透了歲月痕跡的青石基座、部分被修複或正在擴建的巨大船台,無聲訴說著往昔的輝煌。
在明末的餘暉裡,它雖因國勢衰微而規模縮減,卻依舊是江南造船業的脊梁,支撐著水師戰船與漕運命脈的建造,見證了王朝海防的興衰與內河運輸的沉浮。
如今,這古老的船廠在秦思源的意誌下重獲新生,機器轟鳴,工匠穿梭,正為大夏的未來鍛造著劈波斬浪的利器。
秦思源勒住馬韁,深邃的目光穿透江麵上淡淡的薄霧,投向浩渺的遠方。
水天相接之處,一片龐大的陰影正緩緩凝聚、顯現。
那並非海市蜃樓,而是一支由眾多艦船組成的雄偉艦隊!桅杆如林,帆影幢幢,龐大的輪廓在波光粼粼的江麵上投下長長的剪影,帶著遠航歸來的磅礴氣勢,正逆流而上,逐漸清晰。
“大王”,身旁一位身經百戰的侍衛長敏銳地捕捉到王者的視線,沉聲稟報,“觀其旗號與船型,應是林遠航船隊返航了!”。
秦思源微微頷首,冷峻的麵容上掠過一絲笑意:“傳令!以旗語指示船隊,依序靠泊,人員整肅,準備登岸”。
命令簡潔有力,瞬間被轉化為翻飛的彩旗信號,迅速向江心傳遞。
江風陡然變得強勁,吹散了薄霧,將那支龐然巨艦的真容徹底展露。
艦隊如一片移動的鋼鐵山脈,緩緩壓迫著江麵,碾碎了萬頃波濤。
七艘巍峨如山的“大鳥船”高聳於艦隊中央,巨大的主桅刺破低垂的雲靄,寬闊的船體在江水中投下深沉的陰影,它們是無可爭議的海上霸主。
環繞其周,五十餘艘戰船如警惕的鯊群,船身線條銳利,炮窗森然,桅杆上懸掛的戰旗獵獵作響,無聲地宣告著鋒銳與力量。
更外圍,則是密密麻麻、難以計數的運輸船,如同龐大的魚群,構成了艦隊堅實而廣闊的基礎。
浩蕩的船隊駛近王家造船廠,但港口有限的泊位瞬間凸顯,旗艦上,急促而精準的旗語再次翻飛。
無需靠近,那七艘巨艦和主力戰船便默契地在江心錨地穩穩停下,如同定海神針,龐大的身軀在江流中微微起伏,形成一道令人望而生畏的水上長城。
唯有那兩百餘艘相對靈活的運輸船,在引導小艇的指揮下,如同訓練有素的遊魚,依次、敏捷地靠向碼頭。
碼頭瞬間沸騰!舷板重重放下,砸在石岸上發出沉悶的撞擊聲,緊接著,是洶湧的人潮。
一隊隊身著統一水師服色的士兵、水手、俘虜等,如同決堤的洪流,迅速、有序卻又帶著一種急迫的衝勁,從一艘艘運輸船上奔湧而下。
沉重的腳步聲、短促的口令聲、裝備碰撞的金屬聲,瞬間淹沒了江濤,彙成一片充滿力量感的喧囂。
岸上等待的造船廠官吏和力夫立刻投入緊張的引導與補給工作中。
在這片沸騰的人海之上,兩匹快馬從剛剛靠穩的一艘大型運輸船上疾馳而下。
當先一人身形魁梧,披著被海風鹽漬浸染得發硬的戰袍,正是大夏水師統領吳忠國。
他身旁稍後半個馬位,是此次遠航的總指揮林雲,同樣風塵仆仆,但眼神銳利如鷹。兩人無視周遭的喧鬨,策馬徑直衝向夏王秦思源所在的高地。
戰馬嘶鳴,在禁衛軍陣前數十步處戛然止步。
吳忠國與林雲翻身下馬,動作利落,兩人大步流星走到秦思源馬前,抱拳行禮,聲音洪亮,穿透了碼頭的喧囂:
“臣吳忠國林雲),參見大王!艦隊遠航歸國,幸不辱命!”。
他們身後,是錨地上如山聳峙的巨艦與戰船,是碼頭上川流不息的人潮,是正在蘇醒的古老船廠。
“兩位愛卿快快免禮,此番大獲全勝,你們二位辛苦了”,秦思源臉上漾著笑意,語氣中滿是嘉許。
吳忠國連忙欠身回道:“臣不過是跑了趟腿,實在沒什麼功勞可言,這次能成,多虧了林局長他們在前方出力”。
秦思源聞言莞爾,擺了擺手道:“走吧,咱們一邊走一邊說”。
說罷,負起雙手,緩步朝著造船廠的方向走去,吳忠國與林雲見狀,趕忙緊隨其後,不敢有絲毫怠慢。
行至半途,林雲上前一步稟道:“大王,鄭家的水上勢力大半已被我軍收服,隻是還有將近三分之一的人,最終還是逃到了海上”。
“嗯,能有這樣的結果已是不易”,秦思源微微頷首,隨即問道,“眼下能直接編入隊伍派上用場的,有多少人?”。
“回大王,堪用的水手大約有一萬餘人,其餘的要麼老弱要麼心誌不定,實在不堪大用,隻能另行安置”,林雲沉聲回道。
此次征討鄭家,其麾下的文臣武將幾乎被一網打儘,所屬勢力也儘數被收編。
隻不過夏軍挑選甚嚴,並非所有降人都能加入,唯有那些熟稔水性的底層水手,經過篩選後被編入了水軍。
後來戰事進展極為順利,吳忠國便率領水軍主力星夜馳援,這才徹底將鄭家的水上盤根錯節的勢力連根拔起,儘數納入夏軍麾下。
喜歡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請大家收藏:()明末崛起:打造一個嶄新華夏帝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