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清寧凝視著六塊玄凰岩方碑,以及以妖族密文凝成的暗紅色鎖鏈,試圖找到破解封印的辦法。
也是這時,肩頭上的符紙小人也在這時化作一道流光,直接衝向封印石碑。
隻是剛觸碰到石碑的邊緣,就突然收回了腳,像是被燙到了一般。
而這一觸碰,六塊石碑表麵的妖族古符文突然迸發出耀眼的紅芒。
紅光如同燃燒的火焰,沿著符文的紋路迅速蔓延,將整個石碑映照得一片通紅。
連接著石碑的暗紅色鎖鏈也開始劇烈的顫動著,發出“哐當哐當”的聲響,仿佛是警告任何試圖靠近石碑的人。
虞清寧蹙著眉心,封印神印的力量遠比她想象中的還要強大的多。
哪怕裴隱是大乘期,在觸碰封印石碑時,竟也被瞬間逼退。
“師尊可有傷到?”虞清寧關切地問道,裴隱雖修為高深,但到底是神識附在符人之上,與本體相比,多少還是有些脆弱的。
也知道裴隱的神識與符人之間的聯係至關重要,一旦被重創,後果不堪設想。
裴隱見虞清寧關心他這個做師尊的,心裡一下子樂開了花,但作為師尊,怎麼能讓自己的徒弟擔心自己。
挺直了身子,才不承認自己方才是被神力逼退,說道:“徒兒無需擔憂,為師方才隻是覺得那玄凰岩方碑有些燙腳。”
虞清寧眨了眨眼,很是認真的點了點頭。
正所謂看透不說透,裴隱作為師尊維護自己在徒弟心裡的高大形象一點兒毛病都沒有。
裴隱輕咳了一聲,又繼續道:“此封印之力非同小可,徒兒需謹慎對待,若要破解封印,還需尋找其中的弱點。”
“為師認為,這道妖文鎖鏈許是解開封印的關鍵所在。”
虞清寧的視線再次落在暗紅色的鎖鏈上,方才她就在思索解開封印的方法,但六塊玄凰岩方碑每一塊都蘊含著強大的力量,又能將裴隱的神識逼退,可見破壞不得。
若是用破壞石碑的方法來打破封印,極有可能引發災難性的後果。
前世,海上秘境坍塌的原因尚未可知,有一種可能就是破壞了陣石,導致神印的力量失控,從而引發了那場災難。
所以,不到萬不得已,切不可破壞這六塊玄凰岩方碑。
而方才,虞清寧的注意力也集中在妖文鎖鏈上,一來,她也是這一世才見到妖文形成的鎖鏈,二來,既然不能破壞六塊玄凰岩方碑,也隻能從連接方碑的鎖鏈著手了。
虞清寧目光凝視,六塊封印石碑靜靜地矗立,暗紅色的鎖鏈在石碑之間穿梭交織,散發著詭異的光芒,視線順著鎖鏈延伸,希望能從中發現解開封印的線索。
符紙小人再一次飛向妖文鎖鏈,隻是這一次,裴隱刻意保持了距離,師徒二人加上係統盯著鎖鏈一看就是許久。
忽然,虞清寧開口道:“師尊,這妖紋鎖鏈並非隨意纏繞,而是遵循著某種特定的規律。”
裴隱點了點頭,道:“繼續說下去。”
虞清寧:“如果我猜得沒錯,這鎖鏈的布局與古籍中記載的‘璿璣周天鎖靈陣’相似,旨在封印而不破壞,維持一種微妙的平衡。”
裴隱眼中閃過一絲驚喜,沒想到虞清寧能如此迅速地洞察到這一點。
點頭說道:“不錯,徒兒對古籍的研究愈發深入了,這"璿璣周天鎖靈陣"確實是一種極為高明的封印之術。”
“此術法以天地靈氣為引,通過鎖鏈的巧妙布置,與六塊玄凰岩方碑構建出一個封閉的靈力循環,從而將神印的力量牢牢鎖住。”
“而破解此封印的方法,便是解開這妖文鎖鏈。”
虞清寧點頭如搗蒜,等著裴隱繼續說下去,她也知道要解開這妖文鎖鏈,關鍵是具體如何操作。
她倒是有想到一個辦法,但為了確保萬無一失,還是想聽聽裴隱的解封之法。
裴隱原本想讓虞清寧說出破解的方法,見虞清寧眼神期待的看著他,既寵溺又無奈的笑了笑。
接著一臉正色的說道:“解開妖文鎖鏈的方法,就是斷了此鎖鏈與玄凰岩方碑的連接。”
“如此,妖文鎖鏈和方碑構建出的封印力量就會被打破,屆時,神印便會現世。”
“隻是此妖文鎖鏈並非凡物,乃是以妖血所鑄,蘊含著強大的妖力,強行斬斷鎖鏈,恐會遭受妖力反噬,還可能讓被封印的神印力量失控,造成秘境坍塌。”
“所以,必須尋找一種能夠中和妖力的方法,減弱妖文鎖鏈的力量,待力量被削弱,才能將其斷開。”
虞清寧凝視著妖文鎖鏈,自己方才有和裴隱想到一起,也想到了一個削弱妖文鎖鏈力量的辦法。
“師尊,我知道該如何做了。”
說罷,虞清寧便開始著手準備起來,依次將淨靈珠、玄天石、天雷木等六種寶物拿了出來。
並將六中靈寶按照特定的位置擺放,一看便知在布陣法陣。
符紙小人半眯著眸子:“徒兒這是在布置六星蓮華陣。”
“以靈陣淨化之術去削弱妖文鎖鏈的力量,辦法倒是可行,不知徒兒有多少把握?”
虞清寧看了眼自己拿出來的六樣寶物,語氣肯定的回答:“七成把握。”
“淨靈珠能吸收妖氣,玄天石可穩定陣法,天雷木則能引動天雷之力,削弱妖文鎖鏈的妖力,其他寶物也各有妙用,相互配合之下,定能將妖力壓製到最低。”
若是以她自身的力量去對抗妖文鎖鏈,無疑是以卵擊石。
但借助六星蓮華陣,她便有了與之抗衡的底氣。隻要陣法布置得當,便能借助天地之力削弱妖文鎖鏈的力量。
裴隱微微頷首,眼中流露出讚許之色:“徒兒果然天資聰穎,對寶物的運用也頗有心得。”
“不過,陣法之道,變化莫測,還需時刻保持警惕。”
“切記,不可逞強,隻有其力量削弱後才可斷開妖文鎖鏈,否則一旦妖力反噬,後果不堪設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