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日中秋的那首《水調歌頭》,震驚了整個慶國文壇!
那夜蘇璟回府之後,嶽陽樓的所有文人雅士皆紛紛抄撰了下來,生怕遺漏了一兩句!
將軍府中。
蕭若雪望著蘇璟的房間發呆。
她依靠在窗沿上,一隻手輕輕托著下巴,心中不知想著什麼。
二人的房間僅隔著一個庭院,距離不過二三十步。
就是這二三十步,讓她愈發心中煩悶起來!
“小姐,你在看什麼?”
小晚已經為蕭若雪鋪好了被褥,一臉疑惑地朝著蕭若雪走來。
“沒……沒什麼!”
蕭若雪驚慌失措地收回目光,隨即坐在了凳子上。
“小姐,你怎麼臉紅的這麼厲害?”
“是受涼了嗎?”
小晚趕忙沏了杯熱茶,隨後遞到蕭若雪麵前。
“沒事,你先回去吧!”
蕭若雪微微側身,不敢去對視小晚的目光。
小晚若有所思,隨後朝著窗外望了一眼。
對麵蘇璟的房間內燈火搖曳:“姑爺已經睡下了,小姐也要早些休息,明日還要趕路呢!”
“行李已經收拾好了,此去不知何時才能回來,小晚心裡舍不得老太君……”
蕭若雪輕“嗯”了一聲。
屋外月色正明,微風過,響起一陣沙沙聲。
蘇璟並未睡下。
隻見他手中捏著那塊鐵片,眼眸微眯,隻見那鐵片上歪歪扭扭刻下一段小字。
隨即他輕聲念誦道:“江陵城以西,向陽巷老宅,庭前東南牆角,向下挖三尺。”
最後署名是一個“林”字。
“這究竟是什麼東西?”
蘇璟一臉疑惑,隨即將這幾句話牢牢地記在心裡。
……
第二日,卯時。
將軍府前早已備好了馬車。
此去江陵城近兩千裡,從長安出發,至鄖陽郡走水路,乘船至襄陽城,隨後從襄陽城走陸路至江陵城。
路途遙遠,最快也需要一月。
而且這一路上還不知道有什麼危險,所以路途中所需的輜重更是要準備充足。
蕭若雪雖為雲騎尉,但沒有調用兵馬之權,所以隻能暫帶將軍府中護衛隨行。
除去保護鐘老太君的人馬,隻能抽調五十人隨行。
而那蘇明據說是由丞相親調數百精兵一路護送,聲勢浩大。
與那蘇明相比,蕭若雪所帶的護衛便顯得十分寒酸了!
阿全被蘇璟留在了京城。